封面新闻记者 吴冰清 制图 罗志强
每天的阴晴风雨我们容易察觉,气候变化却是静悄悄。可正是“悄悄”变化的气候,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正在经历怎样的气候变化?我们感受到的气候环境与祖辈有何不同?日前,四川省气候中心发布了《四川省气候变化监测公报》,通过1961-2020年这60年的数据来解答。
气温
“夏热更极致,冬来只薄寒”
四川气候变暖趋势持续,高温事件在增多,低温事件在减少。
1961年-2020年,四川省年平均气温显著上升,平均全省每10年升高0.17℃。
1998年是一个“分水岭”,1998年前,年平均气温以偏低为主;1998年以来,基本都偏高。过去三年,也就是2018年、2019年、2020年,四川省年平均气温连续三年都偏高0.5℃。
这60年终,最热的3年均出现在21世纪,为2006年、2013年、2015年。
从区域来看,攀西地区升温速度最快,为0.29℃/10年;盆地最慢,为0.14℃/10年。从季节来看,冬季平均气温上升速率最快,为0.21℃/10年;夏季平均气温升高幅度最小,为0.15℃/10年。
因此,低温是在减少的,零度以下的低温平均每10年减少2.0天,但夏天高温也更多,高温日数平均每10年增多1.4天。千年前,杜甫感叹“冬来只薄寒”,如今更甚。
降水
“暴雨微见少,秋雨仍闻多”
1961-2020年,四川年降水量在799.7-1156.5毫米。从全省来看,降雨分布不均,盆地多高原少,在盆地,又是四周多中部少。
全省降雨量最多的,是峨眉山站,年平均降水量为1672.3毫米;降水量最少的,是得荣,只有347.1毫米。最多最少之间,相差有5倍。不过,这60年间,川西高原年降水呈显著增加趋势,每10年增加12.2毫米
四川一年80%的降水,集中在春末夏初至秋季。杜甫诗中春雨温柔,“润物细无声”;夏雨酣畅,“儿童报急流”;秋雨连绵,“雨声传两夜”如今又是怎样一番模样?
过去60年,四川雨季的降水强度总体呈逐渐减弱的趋势,暴雨日数呈略微减少趋势,其中,20世纪80年代属于暴雨多发期。可秋雨依旧“绵人”,其中80年代后期到21世纪初,以偏少为主,进入21世纪以来,秋雨逐渐增强
光照
“秋冬云雾多,蜀阴日更少”
历来都有“蜀犬吠日”一说,意思是四川盆地空气潮湿,天空多云,这里的狗不常见太阳,看到太阳后就觉得奇怪,就要叫。
对于现在的四川人来说,太阳更加金贵。
1961年-2020年,四川省年平均日照时数呈显著的线性减小趋势,每10年减少18.4小时,盆地更是每10年减少26.5小时。
不过,四川没那么潮湿了。这60年,四川省年平均相对湿度呈显著的线性减小趋势,每10年减小0.45%。
评论 2
铜雀春深 2021-06-17
地球变暖
就不告诉你 2021-06-11
确实是越来越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