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成都古刹 革命的星火在这里燃起 红色教育传承至今 | 红色文物讲述百年党史㉑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1-06-07 13:19 72358

封面新闻见习记者 杨澜


共忆百年峥嵘岁月,聆听文物中的红色故事。5月10日,封面新闻推出“红色文物讲述百年党史”系列报道。

在成都市郫都区云凌村有这样一个地方:不仅原建筑历史悠久,建于清代康熙二十六年,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郫县文化地标”,同时在郫都区红色文化的发源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曾经的红色革命基地,也由于其特殊性,承担了革命教育的历史角色——这就是如今位于新民场中学内的吉祥寺。

建于康熙年间的吉祥寺旧址

1927年7月,中共郫县支部建立后不久,党的工作便转至吉祥寺开展。扩大办好团练;开办农民政治学校;组织建立了独轮车等十多种行业工会、妇女会、少宣队;发动和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

同样以吉祥寺为“基地”,于1938年春开办、1939年更名的“四川省立戏剧音乐学校”,不仅在党的领导下开创了在国统区首唱首演《黄河大合唱》的先河,还培养了百余名忠于戏剧、音乐艺术的人才。“吉祥寺为郫县人民留下了永远难忘的红色印迹”,6月3日,现新民场中学校长孙成,在跟记者讲述吉祥寺的红色故事时,这样说道。

是农民斗争的驻扎地

也是第一个特支和第一届县委诞生地

1927年春,一场大规模的农民武装抗粮抗捐斗争开始了,这场斗争以吉祥寺作为驻扎地和主要培训基地。在围县城48天后,取得了震惊全川的巨大胜利。

这场农民斗争是由时任中共成都特支书记刘愿庵策动张云卿组织发起的,张云卿时任同盟会会员、郫县安定乡团练局副局长。张云卿组织了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反抗驻防郫县军阀部队横征暴敛、残酷压榨农民的暴行。

农民军以镰刀斧头为旗帜,以东狱庙为指挥部,以吉祥寺为驻扎地和主要培训基地。在围县城48天后,迫使28军军阀同意农民军提出的:驻军换防、免去预征的钱粮、撤换县知事的三个条件。同时达成废除苛捐杂税、对死难农民自卫军进行优抚等五项协议。这场由党策动,并由党的农运理论指导的郫县农民武装抗粮抗捐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

1927年7月,中共郫县支部委员会在安定乡(今三道堰镇)青塔寺建立,由黎静中任书记。之后不久,党的工作便转至吉祥寺开展。党在吉祥寺一带,除扩大办好团练校外,还开办了农民政治学校,以宣传马列主义,讲解革命道理。此外,还先后组织建立了独轮车等十多种行业工会和妇女会、少宣队等,开展反封建、反剥削、反压迫的斗争。

1927年10月,中共郫县特别支部委员会在吉祥寺成立,黎静中任书记。之后,郫县特支发动和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功,提出了“打倒高租大押”、“实行耕者有其田” 、“人均土地三亩三”等斗争口号,开展了“改老斗改大称” 、“反夺佃” 、“清算” 、“维护贫雇农利益”等多项斗争。

其后,郫县党组织又联络了雅安、邛崃、大邑、崇庆、温江等县的工人组织成立了川西独轮车总工会。1928年春,黎静中调任后,当时的郫县特支改建为中共郫县县委,至此,第一届郫县县委诞生了。

音乐学校开启中国艺术教育新篇章

在川首演《黄河大合唱》

熊佛西,我国著名戏剧教育理论家、剧作家,在1938年春率抗战剧团抵达成都后,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演出活动。他拒绝了四川的省主席为捞取政治资本提出的“担任官职”要求后,提出“不作官,办一个戏剧学校”。很快,一所新型的“四川省立戏剧教育实验学校”,在西蜀文化古城成都诞生了。

因日寇轰炸,1939年5月,四川省立戏剧学校疏散来吉祥寺。这年初冬,学校更名为“四川省立戏剧音乐学校”。应教厅要求,学校开设音乐科。增聘音乐科专业教师,教师有王云阶、朱枫林、尤宝珊、陈予良等先生。

孙成这样形容此事的意义:“戏剧、音乐在学校结为姊妹艺术,在我国还是破天荒的事。这在中国艺术教育史上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之后,全校师生员工在校长熊佛西和著名戏剧家陈伯尘、章泯等人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抗日救亡活动:举办抗日专刊,报道抗战消息,鼓舞抗日斗志;深入城乡教唱抗日歌曲,义演《中华民族的子孙》、《放下你的鞭子》、《保卫卢沟桥》等多台救亡话剧;教唱《在太行山》、《游击队之歌》、《救亡进行曲》等抗日救亡歌曲。

在此背景下,《黄河大合唱》从延安传入。剧校师生们在吉祥寺内排练出《黄河大合唱》节目后,立即到三道堰、新民场、万寿场等场镇和崇宁县、郫县县城公演。后又转到成都演出,让《黄河大合唱》迅即传遍全川。

“吉祥寺的省立戏剧学校在党的领导下开创了在国统区首唱首演《黄河大合唱》的先河,对国统区震动很大,影响深远,在现代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41年春,国内反共浪潮高涨,四川反动当局对省剧校恨之入骨。省参议会在“皖南事变”后不久,便借剧校学生周颖因感情问题自杀,以“有伤风化”的罪名通过决议,勒令省剧校停办。

孙成讲述道:“当时,全校师生含着悲愤的心情,离开心爱的吉祥寺。附近农民淌着眼泪,依依不舍地为全体师生送别。”

音校为中国艺坛输送百余人才

红色教育在新民场中学仍将持续

孙成告诉记者:“省立剧音校虽然建校的时间不长,仅有三年多的时间,但它却培养了一批忠于戏剧、音乐艺术的人才,百余名师生始终保持着旺盛的革命精神活跃在中国艺坛上,真可谓鹗举鹏飞。解放前后,为推动和发展我国的戏剧、音乐艺术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我国戏剧、音乐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据悉,当时的省立剧音校培养过的学生有一级美术师邓耀德先生、四川著名画家邓焕章先生、解放后的四川艺术剧院主要演员高群、曾任上海音乐家协会秘书长的廖正彬(又名夏白)、曾任新疆日报社党委副书记的施明等。“值得一提的是,主演过由张乐平先生漫画改编而来的电影《三毛流浪记》的王隆基,在1940年诞生于春末夏初的吉祥寺......

记者了解到,省剧校在停办之后,所有学生转入成都继续学习,并分化为如今的四川音乐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和曾经的重庆建筑学院。1945年11月,熊佛西到上海戏剧学校任教授。全力以赴办戏剧教育的熊佛西创建了上海市立实验戏剧学校,之后该校经历了改名为戏剧专科学校、与山东大学艺术系及上海行知学校戏剧系组合而成中央戏剧学院华东分院,最终易名为上海戏剧学院。

而今,吉祥寺已不在旧址,而是进行了修建整改。修建之后的吉祥寺大殿,就位于新民场中学当中,与三层教学楼相对而望。

新建后的吉祥寺大殿

红色的火苗既已在此燃起,就要让革命的精神传承下去。

去年10月,新民场中学自行编写了教材《爱我家国 别样吉祥》,现已开始投入使用。教材分为爱校、爱乡、爱国三个单元的内容,从追根溯源到工会运动,从抗日救亡到英雄故事,为学生讲述历史故事。

提起新民场中学的红色教育模式,孙成动容地向记者说道:“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把这段历史故事讲述给孩子们。我最大的心愿,是希望我们新民场中学的娃娃们都能牢记历史、都有爱国情怀、都是爱国分子。”

评论 2

  • 嘿嘿呼啦啦 2021-06-07

    吉祥寺,果然吉祥!

  • 怯怯复跃跃 2021-06-07

    👍👍👍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