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劳动者|四川建筑工地塔吊司机的一天 他们是城市高空中的“舞者”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1-05-03 22:38 64246

陈卉 董艳秋 封面新闻记者 谢燃岸

五一劳动节,在四川建筑工地,是一派繁忙的景象。

5月3日,封面新闻记者来到中建八局成都市环城生态区生态修复综合项目(东、西片区)二期六批次施工/标段施工现场,作为成都市重点市政工程,百余名建设者分散在各个区域作业,施工现场一片忙碌紧张的节奏,他们正在抢抓黄金时期,为公园城市建设争分夺秒。

城市高空中的“舞者”

从高空“建证”蓉城发展

在施工现场内的一处塔吊驾驶室内,塔吊司机段天明正在高空娴熟地拨弄着操作手柄,通过塔吊搬运着建材。

今年49岁的段天明目前在中建八局中建八局成都市环城生态区生态修复综合项目(东、西片区)二期六批次施工/标段从事塔吊驾驶工作。初次接触他,黝黑的肤色,满腔川普。“在这一行我一干就是十多个年头,每天攀爬几十米甚至百米高空,在1.5平的操作室内,开着塔吊“摇摆”作业,仿佛就是城市高空中的‘舞者’”段天明说道。

由于入行早,工作经验足,工地认识段天明的工友都习惯称呼“老段”。一位工友告诉记者:“由于塔吊较高,攀爬难度和危险性较大,为了减少攀爬次数,老段每天一大早爬上塔吊后,控制饮水量,在狭小的塔吊操作室内便是4个小时连续作业,直到吃午饭时才会下来一趟”。

出生在四川遂宁农村家庭的段天明,秉着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惯例,初中一毕业就前往城里谋生。刚入职场他便进入工地打工。

10年间,老段亲身参与、“建证”了成都OCG国际中心、天府国际金融中心、成都城市音乐厅、成都天府公园等近十余个成都市重点项目的建设,从高空“建证”着成都这座城市的飞速发展,与这座城市共享繁荣之光。

“站立在高处,能看到不一样的城市风景。用汗水筑起高楼座座,建设美丽城市,也让我很有成就感,我觉得这个岗位更能体现自己的价值”。老段说道。

做事集中全部精力

容不得半点马虎

每天早上7点,踏着梯笼,紧握扶手,一步一步来到熟悉的操作间。

“那梯子仿若一条‘天路’直通云霄,虽然安全措施到位,但仍是巨大的心理考验”段天明说,他总是提前半小时到岗,按照项目安全部制定《塔吊使用前检查记录表》的要求全面进行检查,“这可是与生命息息相关的,塔吊工作不出事就好,一出事就是大事故,所以,每天的例行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坐在塔吊驾驶室内,他根本无暇关注从高空俯瞰全城的景色,全部精力都集中在塔吊的每一步操作上,容不得半点马虎。

记者在施工现场了解到,塔吊运输的施工材料通过驾驶窗前,操作如果出现1厘米偏差,就有可能造成空中很大的摆动幅度,影响施工效率甚至造成安全甚至伤亡事故。在每次吊送材料时都要集中全部精力,运输一次材料短则数分钟,长则半小时,而必须在此期间保持一个姿势,就是这样长时间的一个姿势工作,老段的腰椎骨渐渐有些膨出,所以有时候工友们老说他身上有中药味,那是他为了缓解疼痛贴的膏药。在现场通过玻璃窗看到,尽管操作着机械臂吊装时,操作室也会在高空晃动,但对于这个“老手”却丝毫不惧。

身在“云端”

最难耐的是孤独

身在犹如云端的百米高空,最难耐的是孤独。“操作间只有我一个人,指挥是通过对讲机,每天待在这里的时间最长,除了吃饭、睡觉基本上都会在操作间,无聊时除了对讲机里传出声音,就只有空中的云彩、飞过的鸟、远眺的雪山可以做伴了。”老段说,因为工地需要,已经快5个月没有回家了,想家时就会透过窗户看看家的方向,想想家乡的父母,“既然选择这个行业,就要努力做到最好,家人的支持和理解给了我很大的动力。”

一天的工作平安结束,老段再次回到地面,他感到很熟悉、很踏实。回想起第一次学塔吊操作的他,下到地面后天旋地转,每一个月都是如此。睡觉、走路都仿佛感觉自己还在那一平米的操作室,一直旋转着、操作着。而经过十多年的打磨,现在的他已经老练、沉稳,迅速回到状态。

洗漱完成,老段照例跟自己妻子视频问候,手机另一端是忙碌的身影,有一搭没一搭地寒暄着,更多的是在照顾孙子。老段的妻子从前与他一起在工地干活,她是一名塔吊信号工,夫妻俩上演着“她指挥 他行动”的完美配合。但为了更好地照顾年幼的小孙子,两人共同决定,妻子回到遂宁老家,老段继续坚守塔吊,一前一后、一外一内,撑起整个家。问到自己为什么不跟着一起回老家的时候,老段笑着说:“我才四十九岁,还不老,再干几年才退休,多挣点钱给孙子买玩具。”

评论 1

  • 用户A 2021-05-04

    👍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