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2021母亲节特辑|贾海:鱼汤里的母爱

封面新闻 2021-04-28 17:30 41559

文/贾海

过去,每逢节假日,我和妻子、女儿总有一个愿望:回老家农村,老少团聚,吃几顿母亲做的合味饭。现代人在匆忙的生活中遗失了许多宝贵的东西,但浓浓的乡情和温暖的亲情对我来说却没有改变。

大多数男人,成家前吃着母亲做的饭,婚后吃妻子做的饭。这饭可能单调,却饱含深情厚谊。工作多年,每次回老家,母亲总是早早地跑上集市买回我最爱吃的食材,包括还沾着泥土、露水的蔬菜、水果。母亲总会做上满满一桌子饭菜,反复劝说:“外边的饭不如家里的香,多吃点,多吃点!”

如今,母亲年事已高,我把她接到城里住,离开了老家农村。在我的印象中,最难忘的还是我每次回家时母亲给我做的煮鱼汤了。

儿时的家乡是一个贫瘠的小山村。由于缺少劳力,我家一年四季都填不饱肚子,能喝一碗煮鱼汤只能在梦中。我只有眼巴巴看别人家孩子端着鲜鱼汤,或偷偷地藏在别人家门窗外,贪婪地去吸那飘散出来的余香。因而,没少被母亲责骂。

母亲说,嘴馋的孩子没出息,也让人看不起。可是,饥饿难捱的我经不起那香喷喷、热乎乎的诱惑。于是,我选择了自食其力。在山村的小溪里去摸鱼,涨洪水时用竹笆接鱼。夏日是我们捉鱼的好机会,我们在田里用泥巴把水田弄成几块,然后用瓷盆舀干水捉鱼。

记得一次,我在一块大田的角落里弄了一个小小的塘子,准备舀干捉鱼。母亲背着柴草从旁经过,笑着对我说,傻孩子,你哪能捉到鱼,除非是瞎眼睛鱼。可是,母亲没有想到的是,我真的捉到了一条鱼,而且仅仅一条,果然是瞎眼睛,恰好印证了母亲的话。

我欣喜若狂,母亲笑了,用她绝好的手艺给我煮了一碗鲜鱼汤。虽然仅有一条鱼,但我却吃得很饱很饱。这是我的劳动成果,这意味着我有出息。

中学时,由于生活差、学习太用功,我神经衰弱,身体很差。虽然父亲是教师,但家里生活条件都还是不太好。母亲知道鲜鱼汤营养高,祛湿补虚,常常用仅有的钱给我买鱼熬汤。

母亲不知从哪里弄来一小块猪油,在锅里化了,然后把鲜鱼倒入锅里,“嗞”,香味顿时蹿起直钻入鼻腔。接着,她舀一碗水倒入锅里,把葱丁、韭菜倒入锅内,放少许面条,再放少许豆腐,满屋子香喷喷,每次我都喝得津津有味、汗流浃背。

如果我有一个头痛脑热,不用说,母亲一定会给我做她的煮鱼汤。只是少了些佐料,多了些鲜辣子,直把我辣得大汗淋漓,脑清眼亮,身体也爽快了许多。

后来,我被分配到老家川北一所偏僻的山村中学任教。尽管衣食无忧,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滋润,但却很少喝到母亲的煮鱼汤了。尤其是现在,不像以前儿时爱涨水,村里的小溪干涸了,稻田也没人管,大都干枯,哪里还有鱼呢?摸鱼,舀鱼,接鱼的日子已远去了。

母亲到了城里,常从集市上买回鲜鱼给我们做煮鱼汤。每次喝着母亲做的煮鱼汤,总觉得没有儿时的香,但却能勾起我对儿时的回忆,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

沧桑岁月,地老天荒。我和大哥、二姐都长大了,母亲也老了。我想,人生的幸福,就是一家人团团圆圆。这些年,我在节假日千方百计推掉应酬,陪母亲、老爸、女儿一起吃顿团圆饭,守着年迈的父母,听母亲的唠叨。

在家的日子,母亲总爱煮鱼汤喝,喝饱了,母亲还逼着我再多喝几口。看着我喝得打饱嗝或满头大汗,母亲开心地笑了。多少次凝望着母亲满头的银丝,满脸的风霜,泪水伴着感激与感动在我眼眶里打转。

回家喝一碗母亲做的煮鱼汤,是一次快乐而幸福的旅行。

【“浣花溪”文学栏目征稿启事】

欢迎投来散文(含游记)、小小说等纯文学作品,诗歌因系编辑部自行组稿,不在征稿范围内。字数原则上不超过1500字,标题注明“散文”或“游记”或“小小说”。作品须为原创首发、独家向“浣花溪”专栏投稿,禁止抄袭、一稿多投,更禁止将已公开发表的作品投过来。作者可以将自我简介、照片附加在稿件中。邮件中不要用附件,直接将文字发过来即可。部分作品会被华西都市报《宽窄巷》副刊选用。作者信息包括银行卡户名、开户行及网点准确信息(不能错一个字、多一个字、少一个字)、卡号、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投稿信箱:huaxifukan@qq.com。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