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21日,印尼海军“南伽拉”号潜艇于当日凌晨在巴厘岛以北大约60海里海域执行训练任务时失联,当时搭载53人,引发全球关注。
印度尼西亚军方22日说,前一天训练时失联的海军潜艇上氧气供应预计只能维持到24日3时,军方正在全力搜寻它的下落。
众所周知,潜艇救援是世界性难题,一是因为潜艇失联后难被找到,二是由于救援难度极大,所以在过去,民间就有潜艇犹如危险的“铁棺材”等说法。目前,距离印尼军方预计的“南伽拉”号潜艇“断氧”只剩下不足24小时,在救援中究竟有哪些新迹象?会不会发生生命奇迹?我们拭目以待。
4月22日,搜救人员在印度尼西亚布莱伦参与搜寻失联潜艇的工作。新华社发
【潜艇老旧】
若沉入海沟,“神仙难救”
印尼国民军司令哈迪·贾詹托21日表示,失联潜艇可能已沉至约700米深的海沟,印尼军方已出动多艘舰船前往事发海域搜救,同时请求有潜艇救援船的新加坡和澳大利亚协助。
印尼海军参谋长尤多·马戈诺在记者会上说,潜艇失联前状况良好,军方已经投入超过20艘海军船只和5架飞机在失联海域搜寻,希望能在潜艇氧气耗尽以前“找到他们”。
搜寻人员在事发海域水面发现油迹。印尼军方说,油迹显示潜艇可能损坏,也可能是艇员发出的求助信号。
在潜艇失联位置附近海域水面发现了泄漏的油料痕迹。图据环球网
尤多说,搜寻人员发现水下50米至100米有“强磁性”不明物体,希望那就是失联潜艇。
印尼海军发言人尤利乌斯·维佐约诺22日告诉当地媒体,失联潜艇最深能潜至水下250米至500米,一旦超出,将“非常致命和危险”。
前一天,印尼海军发表声明说,失联潜艇可能在下潜过程中“断电”,因而失联且无法启动紧急程序,沉入水下大约600米至700米深度。
令人感觉情况很不妙的是,失联潜艇编号402,由德国制造,排水量1395吨,艇龄超过40年,装备略显老旧。
2009年至2012年曾在韩国接受整修,失联前正在执行鱼雷方面的训练。除这艘失联潜艇,印尼海军还有1艘德国造潜艇和3艘韩国造潜艇。
印尼国防部长普拉博沃·苏比安托与尤多一同出席记者会时说,这一事件显示“我们必须加快国防装备现代化”。
印尼已请求有潜艇救援船的新加坡和澳大利亚协助搜救,另有多国已表达协助搜救意向。多家媒体报道,来自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搜救船只定于24日至26日间抵达。一些专家告诉媒体记者,如果潜艇所处位置过深,搜救设备可能无法正常发挥作用。
4月22日,搜救人员在印度尼西亚布莱伦的一个港口准备参与搜寻失联潜艇的工作。新华社发
【世界难题】
潜艇救援难度为何大得惊人?
瞬息万变的大海为潜艇提供了良好的保护,但也极大地增加了艇员们可能遭遇的风险。各国海军的经验教训表明,潜艇水下事故救援一直是世界性难题。
通常,执行深海考察任务的都是顶尖专业人士,水下求生是他们必须通过的训练科目,潜艇也会安装专用空气供给系统,并为乘员配备应急呼吸设备。然而全球多起潜艇事故发生后数次生命救援失败,还是证明了潜艇救援难度惊人。
印尼海军“南伽拉”号潜艇资料图
潜艇的技术特性也是导致潜艇事故难以防范的原因之一。在贮备浮力小,活动深度大,艇上设备复杂、管道纵横、维修保养不便等因素共同作用下,航行中的潜艇一旦遭遇碰撞、触礁、操作失误、遭受攻击等意外,就容易发生严重后果。
世界上潜艇事故频发,最为惨烈的是俄罗斯北方舰队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爆炸事故,2000年8月12日,库尔斯克号在巴伦支海参加演习时沉没,共有118名官兵遇难。经过两年时间的调查得出结论,库尔斯克号上装载的“65-76”型鱼雷燃料装置发生了热能爆炸,引发火灾和首舱气压升高,最终导致了核潜艇上所有弹药的爆炸。
那么,为什么海底逃生如此困难呢?第一道难题就是水的压强。众所周知,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水的深度增加10米,水的压强会增加98千帕。在无其他救援措施的情况下,当潜艇艇员从海底上浮到海面时会遇到两个问题:一是如果肺部还存有高压的气体没有排出,就会因外部压强突然减少而把肺部撑裂;二是当水的压强减小时,血液中的氮会迅速膨胀起来而成为气泡,它们会阻塞人的血管,引起各种病症,甚至导致生命危险。
此外,目前,世界上拥有比较完善潜艇救援能力的国家屈指可数。一旦发生事故,凶多吉少。
这是2017年10月5日在印度尼西亚万丹拍摄的涉事潜艇的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专家说法】
“黄金72小时”原则同样适用
据《环球时报》报道,相关专家接受采访时表示,印尼向澳大利亚和新加坡请求救援是依据“就近原则”,新加坡和澳大利亚都具有潜艇救援能力,中国也有这种能力。潜艇作为各个国家海军序列中最能产生“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效果的战斗力量,在深海航行中一旦发生意外事件就是灭顶之灾,因此援潜救生是世界各国救援一大难题。专家提示,“黄金72小时”原则对于深海救援也同样存在,所以快速发现失事潜艇是最为紧迫的工作。
对于该如何救援潜艇上的53人,军事专家魏东旭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当前救援需要优先解决的两个问题是,首先尽快确定潜艇的位置,能尽快和潜艇取得联系,了解潜艇动力、电力等相关情况。其次是救援设备要快速到位。该型潜艇自身救援能力比较弱,因此需要要依托于周边国家提供潜艇的救援设备比如潜艇救援船,通过搭载的小型潜航器和潜艇的舱口进行对接,完成人员转移。
舰载武器》杂志副主编石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在最麻烦是印尼缺少潜艇救援力量,需要邻国新加坡和澳大利亚帮忙,这些救援船只到沉没海域需要时间,而氧气又有限,而且如果潜艇沉没在700米深的海底,这已经超过潜艇的最大下潜深度,耐压壳破裂,艇员可以说是凶多吉少。”
封面新闻 王萌 综合新华社、澎湃新闻、《环球时报》等
评论 4
木林霖🔥🔥 2021-04-23
太难了
fm2136 2021-04-23
潜艇一旦发生事故几乎无人生还
资中县双河镇上马门村第一书记 2021-04-23
[耍酷][耍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