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杠坡战斗中受伤之后,他为何伪装了14年聋哑人?孙女讲述老红军何木林的长征故事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1-04-06 17:06 62931


封面新闻记者 曾洁 摄影 罗利飞 发自贵州习水

一走进贵州省习水县的四渡赤水纪念馆,墙上有一张黑白照片格外醒目: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坐在一群军人之中,长长的胡须垂到胸前,右手比着“四”的手势,神采奕奕。

照片上的这位老人,是一位老红军,名叫何木林。1935年,他血战青杠坡负伤,为了不暴露身份,不影响营救他的当地老乡,他装哑14年,直至全国解放。

“爷爷在世时讲述过很多红军故事,受众超过上万人,每次讲述四渡赤水故事的时候,他总是卷起大拇指,自豪地伸出四根手指头,代指四渡赤水。”提起爷爷,孙女何莉十分自豪。她放弃了城市里的优渥生活,回到埋葬了爷爷忠魂的习水县,在四渡赤水纪念馆做讲解员。

4月4日,清明节这天,何莉发了一条朋友圈:“我将继续传承爷爷的红军精神,用好爷爷讲述四渡赤水的手势,把红色故事一直讲下去。”

战斗:

血战青杠坡受伤 14年“守口如瓶”

何木林,原名何垂丰,1904年出生于江西省会昌县,1927年加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他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加入红军长征的队伍,从江西跋涉到赤水河畔。

1935年1月28日,青杠坡战斗打响,时任红三军团第五师教导营班长的何木林,被子弹打穿了他的左腿,剧烈的疼痛使他陷入昏迷。

当红军撤走的第二天下午,何木林奇迹般地醒了过来,眼前所见的尽是战友们的尸体和战争后的荒凉景象。他被当地老百姓赵银州救下之后,送到青杠坡一个山洞里疗伤,两个多月之后,他的伤势逐渐好转。

但此时大部队已经走远,脚伤未愈的他与部队,失去了联系,只能继续留在青杠坡养伤。 “为了不暴露自己浓重的江西口音,保护救他的村民,爷爷就装成聋哑人,去地主家做长工。”何莉说:“这一装就是14年,他没有在外人面前讲过一句话,一直到遵义解放。”

1944年,已经40岁的何木林带着腿伤、伪装成聋哑人,做长工时结实了一位善良的女性,喜结连理。哪怕面对妻子、孩子,他也守口如瓶,不敢说话,害怕泄漏身份。

很难想象,一个人如何用14年时间守口如瓶,惜墨如金。他小心翼翼地保管着红军使用的绑腿,后来被家人捐赠给了四渡赤水纪念馆。

家训

我们国家有困难 不给国家添麻烦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成立,何木林喜极而泣,终于开口讲述自己参与红军长征负伤的往事。结婚了5年的妻子这才知道,原来他不是聋哑人,原来他是一位英勇善战的红军。

何木林为解放军战士讲述长征故事

红军身份得到确认之后,他被安排到供销社的一个小商店工作,当营业员。他当年的部下石新安,被授少将军衔,两人后来在遵义的一次会议上相遇,这也更加佐证了他的红军身份。尽管两人一见如故,他从未请求给予任何优待,依旧在商店上班。

何莉在爷爷膝下陪伴了几年,印象中这位一直留着长长的胡须的老人,生前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我们国家现在困难,咱家日子还过得去,就不要给国家添麻烦”。这句话就像是家训一样,口口相传,深入骨髓。

许多关于爷爷的往事,都来源于何莉的母亲。何莉听母亲讲述,在商店工作,同事不小心把好酒当成差酒卖了,需要补差价。何木林知道同事孩子比较多,就主动帮同事赔偿。1972年,何木林用工资买下一条十多斤重的大鱼,把鱼头和鱼鳍砍下来留给自家,中间最好的肉分成10多块,免费送给乡邻,没有给自家留下一块好肉。

何木林与有救命之恩的赵家一直保持联系,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自己的大女儿出嫁,他只陪嫁了一床5斤重的棉被;而恩人家遇到什么困难,他总是倾其所有,尽力去帮助。

作为一名老红军,何木林原本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可是他总不愿意给国家添麻烦。每年196元的伤残军人抚恤金,他只领了两年就不再领取。政府发给他的公费医疗证,直到去世也没使用过一次。

他在供销社的商店工作到了75岁,直至生命的尽头。1979年,他突然感觉腹部疼痛难忍,家人哭着要送他去医院救治,他却不愿浪费医疗资源,最后不幸病逝。哪怕一辈子都在怀念故乡,他生前从未向政府提出申请路费的诉求,将乡愁埋藏在心底。

老红军何木林的公费医疗证一次都未使用过

传承

放弃城市优渥生活 回乡讲解红军故事

何木林在临终之前再三叮嘱家人,他去世后把他埋在曾经战斗过的青杠坡,要陪伴那些牺牲在那里的战友。2014年,政府在青杠坡修建烈士陵园,何木林的遗骸迁至烈士陵园,了却了他一生的夙愿。

清明节前夕,何莉和往年一样,和家人提前来到习水县土城镇青杠坡烈士陵园,祭奠自己的爷爷何木林,并为前来青杠坡祭奠革命先烈的游客讲述红军的故事。

每次讲述提及四渡赤水,何莉也会情不自禁地卷起大拇指,伸出四根手指,一如那些泛黄的老照片里,爷爷给大家讲述四渡赤水故事的时候作出同样的标志性动作。至今,这个手势已成为游客打卡青杠坡的默契。

何莉在青杠坡战斗遗址向游客和士兵讲述长征故事

采访的过程中,何莉随口唱了几句长征歌曲,说是妈妈老听爷爷哼唱,学会了之后又交给她了。提及爷爷前半生精忠报国、后半生顾全大局,家里头再困难也不向国家开口,享受政策内的一些福利,何莉的家人曾经有过委屈,最终表示理解。她眼里泪光点点:“我爷爷总说,现在的生活比起牺牲的战友,已经幸福到哪儿去了。红军精神不只是不畏艰险困苦、不怕流血牺牲,还有知恩图报。”

这种红军精神对何莉一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的父亲被教导“应该去最艰苦的地方工作”,于是前往息烽南山煤矿下井挖煤,一挖就是32年,不到50岁就早早去世。她的女儿曾在5岁半的时候,陪着外婆重走长征路,小小年纪就知道“红军不怕远征难”。2020年,何莉放弃了城市里做店长的工作,回到习水县,在四渡赤水纪念馆做一名普通的讲解员。

如今,何莉一家仍住在习水县土城镇长征街的老房子里。他们把堂屋布置成简单的展览,让路过的游客都到她家看一看。曾经有好心的游客听到她家的故事,得知何木林是江西人,帮助他们辗转联系上了老家的亲人。

何木林最爱给军人、学生、游客讲述青杠坡战斗和四渡赤水的故事,带大家一起唱红军歌曲,传播红色文化、传承红军精神。何莉从爷爷手中接过了这项“使命”:“我要用好爷爷讲述四渡赤水故事的手势,把红色故事一直讲下去,这是我的责任。”

老红军何木林的孙女何莉在青杠坡战斗遗址讲述四渡赤水故事

评论 12

  • 方水 2021-04-26

    不容易呀

  • fm1746502 2021-04-13

  • 神奇宝贝 2021-04-06

    看看老红军和后人的觉悟,就会感觉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