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女性的地位日益提升。特别是卢旺达、埃塞俄比亚等国家,正通过改革扩大女性在议会、内阁中的比例。但普通非洲女性依然面临着就业歧视、家庭暴力等诸多问题。
非洲部分国家女性参政比例高
女性参政比例不断提高是非洲妇女政治地位提升的一个重要标志。上世纪60年代,非洲曾是世界上女议员比例最低的地区,而如今,一些非洲国家的女性参政比例甚至领先全球。各国议会联盟与联合国妇女署联合发布的《2020年女性参政地图》显示,共有14个国家的内阁部长超过一半为女性,其中包括非洲的卢旺达(53.6%)和几内亚比绍(50.0%)。有7个国家于2019年首次出现女性议长,其中包括非洲的刚果(金)、马拉维和多哥。
总部位于日内瓦的各国议会联盟3月5日发布的《议会中的女性》报告显示,卢旺达可谓女性参政的榜样,这个经历过冲突、重新建立社会根基和法律框架的国家,在推动性别平等上作出了更加积极的努力。
在埃塞俄比亚,女性的政治地位也在不断提升。2018年10月,萨赫勒-沃克·祖德成为埃塞俄比亚总统,是该国首位女总统。政府部长中有半数成员是女性,其中包括国家选举委员会主席和最高法院院长。
△埃塞俄比亚总统萨赫勒-沃克·祖德
暴力、就业歧视仍是性别不平等的关键
总部位于肯尼亚的一个非政府组织于今年1月发布的《女性传递和聚焦2030》报告指出,调查结果表明,超过60%的受访者认为性别平等取得了进步。但平均而言,57%的受访者同时认为争取性别平等的斗争尚未结束,一些关键领域依然存在性别不平等,包括家庭工作和父母责任的分配不平等、就业机会不同、一些宗教和文化持续加剧了对妇女的歧视等。与此同时,对妇女和女童的残酷侵犯事件仍继续发生,妇女被排除在领导和决策职位之外。
△图为乌干达妇女呼吁平等的就业机会
报告显示,基于性别的暴力依然侵害着妇女和女童,例如遭受强奸、遭遇家庭暴力、被迫童婚等。根据肯尼亚性别暴力康复中心统计,截至2020年3月,年龄在15至49岁之间的妇女和女童有45%遭受过身体或性暴力,其中90%的女孩报告了基于性别的暴力案件。
在吉布提,许多年轻女性为逃避冲突或寻求更好的生活,踏上了移民之路,结果却不幸落入人口贩运陷阱,遭到骇人虐待。在此背景下,当地妇女建立了社区中心,为残疾儿童和移民妇女提供援助。该国政府也已通过立法延长产假、增加女性在议会中的比例,并为防止暴力和支持性别平等提供更多支持。
非洲国家推动法律保障男女平等
在男女平等方面,大部分非洲国家通过并批准了关于保障妇女权利的多项国际法律文书,包括《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及其任择议定书。
非洲多国政府重申“男女平等”原则,并将其写入非洲各国现行宪法中,让女性享有和男性同等的权利,用法律保障女性担任政治和管理职务的比例。(总台记者 杨琼)
(编辑 章文君)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