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口述民俗|四川渠县三汇彩亭会:传承300年的空中杂技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1-02-26 15:03 57799


张宁 封面新闻记者 曾业

每年农历三月十六至十八,在四川渠县三汇镇的街道和码头,都能欣赏到让人叹为观止的空中杂技——三汇彩亭会。这种传承了300年的民俗文化表演,把彩亭“高、惊、险、奇、巧”的高超艺术特征,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牵魂撩魄,惊叹不已。

渠县三汇彩亭会表演 曾业 摄

“渠县三汇彩亭会,兴于清初,盛于清中后期到民国年间。”三汇镇文化旅游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三汇彩亭协会会员、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义汇介绍,古代賨人“勇劲好歌舞”的性格,创造了灿烂的古巴渠文化,为三汇彩亭会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底蕴。同时,三汇镇特殊的地理位置,带来了商贸的繁荣,也为彩亭发展创造了社会基础。

渠县三汇镇处于四川东部华蓥市北段西侧,跨州河、巴河、渠江形成三江六码头,上承千里巴山,下接万里长江,素有“小重庆”、“小香港”的美称。这里水路交通发达,物产丰富,商贾云集。上游的土特产和来自上海、重庆的百货、食盐、白糖等物资都在此中转,夜间沿河两岸船上的渔灯让三汇成了“不夜城”,由此各行会商帮渐成。

人口的迁徙,多元素文化的交融,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文化。

三汇镇人,以古代賨人后裔为主,后因战乱、瘟疫造成人口大减,明末清初的两次“湖广填川”运动,让两湖、两广、江浙、福建、陕西等地居民大量迁入,促成了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

小朋友在高空表演空翻 三汇镇政府供图

三汇彩亭会,在清初应运而生。每年农历三月十六至十八,本地居民抬“三圣娘娘”(分别为送子娘娘、天花娘娘(也称痘子娘娘)、麻疹娘娘)进行祭祀,敬神娱神,祈子禳灾。三汇人民把献彩亭作为敬奉神明的最珍贵、最浓重的仪式。

后来,有行帮商会集工匠之精华,专攻彩亭技艺,以期独占鳌头,相互的激烈竞争使得彩亭逐渐发扬光大,逐渐形成固定的节日——三汇彩亭会,成为三汇镇传统民间民俗文化,成为如今的国家“非遗”项目。

三汇彩亭,集合了戏剧、铁工、木工、刺绣、雕塑、印染、缝纫、绘画等多种技艺,在约4平方米的平台中心,竖立一根经过特殊锻打的铁杆,杆上支架横伸斜展,曲折有致,将从戏文和生活中提炼的人物、情节,层叠3至5层,通高8至10米,“四人昇之以形,游弋大街,游乐码头”。脚夫齐步慢行,亭上儿童舞袖摆手,翻转滚动,亭子闪闪悠悠,似坠非坠。

新中国建立后,三汇彩亭焕发了时代风采,形成由政府主办、民间团体参与的格局,成为当地促进经济、文化发展的民间主要文化活动。2017年,三汇彩亭以《穆桂英挂帅》《船舟借伞》《包公铡侄》三个经典节目,赴成都参加国际非遗展演,把三汇彩亭推向了世界。

往年的三汇彩亭会  三汇镇政府供图

三汇彩亭至今近300年,已历九代传承人。第七代彩亭国家级传承人王安大已去世。现存省级“非遗”传承人雷明珍,正在申报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目前,有八人为县级第九代传承人,通过镇政府开办的彩亭艺术培训班和表演活动进行传帮带的培养,着手进行改革和创新。

2021年,当地政府打算结合三汇镇文化旅游资源招商引资,以促进文旅商贸融合发展。同时,计划成立文化旅游发展公司,开发彩亭饰品、挂件等文化艺术产品,走市场化经营路子,把三汇彩亭从无形资产转变为有形资产,为地方经济发展赋能,更好地宣传、推广、传承三汇彩亭文化。

评论 2

  • fm868162 2021-02-26

    [得意]

  • fm9876578 2021-02-26

    高、惊、险、奇、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