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口述民俗|源于唐代的李庄舞草龙 表演时让小孩从“龙尾”转到“龙头”沾喜气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1-02-26 14:52 50754


李清凌 封面新闻记者 伍雪梅 实习生 文诗媛  摄影 庄歌尔

李庄舞草龙,一项以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厚重的文化为底蕴而形成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

相传它起源于唐代,在不断发展中形成了独有的特征,既有源于巴蜀传统舞龙艺术的继承,又吸收了本地民间文艺表演艺术形成的独特舞龙技艺;李庄草龙造型独特,强调传神、夸张而简练的造型;在色彩方面,充分利用稻草本来金黄的色彩,具有独特性。2011年,李庄草龙舞被公布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舞草龙

2月24日上午,在李庄古镇东岳庙门前的大广场,一场精彩的舞草龙表演在这里上演。激烈的鼓声配合当当的锣声,舞龙者身着红色舞龙服,让草龙在手臂挥动间,时而翻飞戏珠,时而高高跃起,舞龙者们踏着沉稳的步伐将草龙舞得活灵活现。

表演时会身着颜色艳丽的衣服

起源:从民间神话演变为民俗舞蹈

相传泾河老龙与袁守成以下雨时辰和得雨多少在长安为输赢之赌,因私减雨点犯斩首天条,虽求得唐太宗李世民亲许搭救,但未料丞相魏征元神出窍,梦斩罪龙,龙头坠原南溪县白沙场化为龙头山,龙身坠长江两岸,北岸名“落龙”(今南溪区罗龙镇),南岸名骑龙坳,龙牙砸一深坑即李庄旋螺殿下“龙凼”。

时任南溪县令乃令南溪全县百姓扎制龙以庆祝龙落南溪,特别令李庄要扎制一条特别醒目的龙。但在旧时“金黄”是皇权的象征,普通百姓不能使用黄色,聪明的李庄人想到了普通的稻草,利用稻草本身特有的颜色。

在表演中,其他材料扎制的各种龙见李庄的龙是金黄色,便自动让李庄草龙走在最前面,带领群龙,自此群龙有首,并在舞完后烧掉草龙,以显示了李庄人民对封建王朝的蔑视。从此,李庄舞草龙活动便代代相传。

女子舞龙队

特点:草龙结实耐用 服饰多种多样

李庄草龙采用稻草材质扎制,有九节、七节、五节、三节、二节之分,并配以锣、鼓、跳板、烟花、鞭炮、龙灯服装配套上牛儿灯、花船、花枪等民俗内容进行表演。

据李庄草龙舞非遗传承人黄泽明介绍,草龙除舞者的把手用竹竿作为支撑外,其余龙身的制作材料均选用稻草困扎造型而成。稻草选干净、粗壮、匀整的当年收割的稻草为宜。要剥去稻草外皮,使稻草露出自身金黄本色,扎成“龙”型后,就会金光耀眼。“以前,草龙只是用绳结简单编制而成,随着一代又一代的传承,草龙的编制技术不断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第五代草龙的出现。”

“草龙的编制也是一个耗时耗力的工作,在材料准备齐全的情况下,编制一只草龙,也需要10个人编制大概10多天的样子才能完成。”黄泽明说,草龙的编制需要将稻草一根一根抽出来,这样编制出来的草龙才结实耐用。

“舞草龙时穿的服装也多种多样,有绿色、红色、黄色等,但是大部分都是以红色、黄色为主,因为看上去喜庆。上舞台一般穿绿色好看些。”黄泽明向记者展示了伙伴们参加比赛时的照片。照片里,舞龙者们头戴草帽、身披斗笠,穿着绿色的舞龙服,在舞台灯光的照耀下,龙头格外耀眼。

祖孙三代表演舞草龙

传承:舞草龙培训走进学校课堂

“耍龙人手不离龙,耍宝人用‘宝’吸引龙头跟进,让草龙上下翻飞,作出坐、卧、行、盘、腾、穿插等各种造型,强调同心合力、配合默契,达成威猛灵动、栩栩如生的表演效果。”这是舞草龙时的手法。一般情况下,三节龙需要两个人,五节龙三个人,七、九节龙需要七、九个人进行表演。舞草龙对体力要求高,所以表演时间也不会持续太久。

当地学生也会舞草龙

以前舞草龙均由十多个彪形大汉组成,而现在很多妇女也加入李庄草龙队,女子草龙表演成为李庄古镇特色民俗活动之一。

黄泽明告诉记者,舞草龙作为李庄古镇独特的民俗活动历史悠久,每逢农历新年、元宵节等传统佳节来临之际,当地艺人就会跳起草龙舞为节日增添喜庆的氛围。在李庄还有一个特别的习俗。舞完草龙后,两队舞草龙的人会并排站立,让两条草龙拉直,让群众带着小孩穿梭其中,且一定要从“龙尾”转到“龙头”,这样才能沾到喜气。

舞草龙表演吸引了小孩参与

在当天表演的舞龙队里,上有70多岁的老人,下有初中生。表演时,一个4岁多的小朋友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他挥舞着自己手中的“小草龙”,加入到舞龙队伍中,熟练地穿梭。他是李庄舞草龙传承人张开贵的孙子。随后,张开贵带着女儿、孙儿,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舞草龙表演。

“李庄舞草龙在当地得到了很好的传承。”据黄泽明介绍,李庄中心校在2011年就开设了舞草龙培训班、将李庄特色文化舞草龙带进课堂,让传承从小学生抓起。这样的传承方式,也吸引了许多外地学校前来参观学习。

评论 1

  • fm9876578 2021-02-26

    原来这样舞龙的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