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的公平正义,触摸法治的温度与力度|进击的2022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2-12-23 10:00 116180

中国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已基本形成,回望即将落幕的2022年,法治中国建设成绩斐然,公平正义的阳光照亮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们透过这一年中引起广泛关注的法律事件,触摸法治的温度与力度。

五个重大立法,聆听法治铿锵足音

《家庭教育促进法》

让“家事”变“国事”

图据视觉中国

2022年1月1日,《家庭教育促进法》施行。法律明确,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同时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从此,中国家庭教育事业全面进入了法治时代,让“家事”变为“国事”,也让各方在面对家庭教育问题时不再迷茫。


点评:随着“双减”的实施,家庭教育的地位显得越发重要。这一年来,不少法院发出了“家庭教育令”,督促家长“依法带娃”。这意味着,怎么管孩子不再是关起门来的家事,而是受法律保护的国事。“依法带娃”新时代的开启,对于全面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湿地保护法》

以法为盾保护“地球之肾”

图据视觉中国

2022年6月1日,《湿地保护法》施行。它立足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保护修复,确立了湿地保护管理顶层设计的“四梁八柱”。这是我国首部专门保护湿地的法律,不仅填补了我国生态系统立法的空白,而且对泥炭沼泽和红树林湿地进行了专门条款的规定,是其中的一大亮点。


点评: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虽然只覆盖地球表面的6%,却为地球上已知的20%生物提供了生存的环境。《湿地保护法》的颁布,是具有重大意义的里程碑,让人们在守护“地球之肾”时,多了一块名为法律的盾牌。

新《反垄断法》实施

剑指大数据杀熟等

图据视觉中国

2022年8月1日,经过修改的《反垄断法》实施,这是我国首部《反垄断法》在2008年实施后的第一次大修。修改后的法律不仅进一步完善了反垄断相关制度,还提出了“鼓励创新”的立法思路。其中提出的“经营者不得利用数据和算法、技术、资本优势以及平台规则等从事本法禁止的垄断行为”,更是备受关注。


点评:《反垄断法》素有“经济宪法”之称,对规范市场竞争、引导企业竞争行为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经营者集中分类分级审查制度、安全港原则入法、检察院可提起反垄断民事公益诉讼……诸多创新制度设计,将推动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树立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

《妇女权益保障法》大修

以法为名守护“她权益”

图据视觉中国

2022年10月3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完善相关保障措施,并进一步完善预防和处置性骚扰、性侵害制度机制。修订后的法律将于2023年1月1日施行。


点评:“妇女能顶半边天”。《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修订,着力推动解决就业歧视、性骚扰、家庭暴力等妇女权益保障的痛点、难点问题,并为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提供了法律依据,是中国妇女人权事业的新起点,为妇女撑起一片法治的晴空。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

向网络“杀猪盘”说不

图据视觉中国

2022年12月1日,《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系统、完备规范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的法律。其中明确规定了互联网服务提供者等主体的犯罪防范义务与责任,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相应职责等。明确将依法追究信息泄露的相关人员和单位责任,并要求信息收集者做好信息保护。


点评:公民个人信息是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基础工具。这部新法极大地推动了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专克网络“杀猪盘”,也让我国在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时,从“亡羊补牢”变成“未雨绸缪”。

三个热点案件,感知法治光芒

“青花椒”案

拒绝“碰瓷式维权”

“青花椒案”风波平息前,一家青花椒鱼店将“青”字去掉。资料图

2021年年底,四川数十家餐馆因店招里有“青花椒”三个字,被上海万翠堂餐饮服务公司以商标侵权为由告上法庭。在一审中,被告五阿婆火锅店被判决立即停止商标侵权,并赔偿万翠堂公司3万元。随后,五阿婆火锅店提起上诉。2022年1月13日,四川高院二审宣判撤销一审判决,驳回万翠堂公司的全部诉讼请求。法院认为,涉案商标和含有“青花椒”字样的菜品以及调味品“青花椒”在辨识上界限微妙、相互混同,如果保护范围过宽,会妨碍其他市场主体的正当使用,影响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点评:从“逍遥镇胡辣汤”“潼关肉夹馍”,到“青花椒”,众多商标维权争议案件,引起了舆论的高度关注。“碰瓷式维权”逾越了权利边界,偏离了知识产权制度激励守正创新、维护公平竞争的宗旨。从商标维权侵权界限,到中小企业权益保护,“青花椒案”在多个方面都极具典型性。该案后被写入最高法工作报告,明确“碰瓷式维权”不受保护。

罗某某侵害英烈名誉、荣誉案

恶意诋毁不容恕!

电影《长津湖》剧照。图据网络

2021年10月6日,微博大V罗某某在观看《长津湖》电影和长津湖战役纪录片后,发文歪曲抗美援朝的英雄事迹,诋毁贬损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贴文在网络上广泛传播,造成恶劣社会影响。2022年5月5日,海南省三亚市城郊人民法院对罗某某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暨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一案依法公开宣判,判处罗某某有期徒刑七个月,在相关媒体上赔礼道歉,并认可其认罪认罚、自愿赔偿公益损害赔偿金8万元,用于抗美援朝精神事迹纪念、宣传等公益事业。


点评: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对英雄烈士进行恶意诋毁贬损、恶意消费,肆意挑战公众底线、法律红线,引发众怒的同时也砸了自己的脚。之前对此类案件一般追究民事责任,刑法修正案(十一)增设了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后,常用的也是追究刑事责任,但在司法领域,赔偿民事公益损害赔偿金,尚属首例。

侵害未成年人“终身禁业”案

让隐秘的角落不再隐秘

图据视觉中国

2022年11月15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对一起猥亵儿童案件当庭宣判,被告人王某某犯猥亵儿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同时禁止其从事密切接触未成年人工作。这是最高法会同最高检、教育部出台《关于落实从业禁止制度的意见》后,全国首例适用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性侵害未成年人的教职人员实行“终身从业禁止”的案件。随后,四川、山东、辽宁、甘肃、江苏等多地均宣判“终身禁业案”。


点评:从业禁止早已见诸于我国多部法律法规,但过去,从业禁止有相应期限,如何让“终身禁业”成为可能,杜绝隐秘角落里的犯罪行为一再发生?在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新近出台的《关于落实从业禁止制度的意见》中,这个问题得到了明确。多地宣判“终身禁业”案,将法律制度落实到司法实践中,威慑力度更大,给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增加了一道防火墙。

“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让每个人都拥有追求公平的机会

穿越法律条文,秉持法治精神

让良法善治之光更加熠熠生辉

封面新闻编辑 徐亚岚 刘琳 整理

评论 10

  • f大英县河边镇m2075842 2022-12-30 发表于四川

    看得见的公平正义,触摸法治的温度与力度

  • 初夏691044 2022-12-30 发表于四川

    发展经济

  • f大英县河边镇m2075842 2022-12-29 发表于四川

    看得见的公平正义,触摸法治的温度与力度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