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晓艇②|川剧第一朵“梅花”在京绽放

封面新闻 2018-08-28 06:44 39920

封面新闻见习记者 徐语杨 摄像 刘牧雨 刘薇

/名家档案/

晓艇,男,原名文华章,1938年生,四川成都人。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首届得主。师承曾荣华,工文武小生。代表作《逼侄赴科》、《问病逼宫》。


1950年,回到成都,晓艇进入到锦江剧院的蜀育川剧团,拜王国仁为师,演一些娃娃生的角色。小生有大小生、二小生和娃娃生的区别。“娃娃生就是当书童,给主角牵马。”出演诸如《安安送米》中的安安、《打猎回书》中的咬脐郎之类的角色。

随后,由文联沙汀、艾芜,李劼人等人出面,将当时包括蜀育川剧团的4个民营剧团组织到一起,成立了大众戏院,就是后来的锦江剧场。据晓艇回忆,当时400多名艺人,这里面不乏像晓艇那样大的孩子,于是又专门成立了儿童组。

1959年,成都市川剧院成立。此时的晓艇21岁,风华正茂,正式拜入曾荣华门下,专攻文武小生。提起这第三位老师曾荣华,晓艇十分敬畏。可以说,晓艇的戏剧精髓,真正是由曾荣华老师传授的。

“曾荣华老师唱小生,得道是在他那里,那个时候我才算真正晓得怎么演戏。”川剧《酒楼晒衣》也是晓艇的拿手剧目,便是从曾荣华老师处学来。

1982年,由川剧院改革制作的音乐实验剧《红梅赠君家》的演出获得成功,剧院决定翌年赴京演出。此时,中国戏剧家协会的刊物《戏剧报》和《戏剧论丛》,正开展对江苏省昆剧院青年艺术家张继青的“推荐演出”,看了成都市川剧院的改良版的《红梅赠君家》,中国剧协认为也应该从川剧中推荐好演员,晓艇由此上了“推荐演出”的名单。

1983年,“推荐演出”正式规范为中国戏剧最高奖项梅花奖,川剧院《问病逼宫》、《红梅赠君家·放裴》和《逼侄赴科》三个折子戏和大幕戏《跪门鉴》赴京出演,晓艇以一出《逼侄赴科》摘得了首届梅花奖。

在中国戏剧家协会召开的“晓艇表演艺术座谈会”上,刘厚生告诉大家:“成都市川剧院来北京演出后,大家对晓艇同志的表演艺术反应很强烈,这是我们中国戏剧家决定向首都戏剧界和广大观众,推荐晓艇同志的主要原因。”

晓艇向封面新闻记者提起这次经历,万分感慨地说道:“我感谢中国剧协,他们是扶我上战马的人,他们把我扶上马,我还要继续努力奋斗。”

封面新闻:当时具体是怎样一个情形?

晓艇:这个事,是运气好。1983年我在北京演出,我们剧院去的人很多,我们小生里,3个大小生都去了。除了我,还有蓝光临、罗玉中,罗玉中现在已经去世了。蓝光临演第一个戏,我演第二个,罗玉中演第三个戏。哪晓得我中了,这都是运气好。我演的《逼侄赴科》,当时根本没想到会在北京拿奖。

封面新闻:获奖之后有什么变化呢?

晓艇:《逼侄赴科》在北京引起了轰动。当时的中国,各个剧种都青黄不接。我自己也没想到《逼侄赴科》能引起轰动,拍电视、拍电影,全国各地到处跑,因为去教授《逼侄赴科》,江浙一带我已经跑完了。

评论 5

  • 日本清酒 2018-08-29

    晓艇与陈智林都是川剧的一代宗师,后来人没有超越过他们的。

  • fm501707 2018-08-29

  • fm501706 2018-08-29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