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交警”谭乔:成都之“包容”最美 “发现成都100美物”邀你一起来代言

封面新闻 2018-04-13 10:19 30374

封面新闻记者 谭璩

“爱美”之心,亘古有之。关于“美”的讨论,自古以来就话题不断。成都有哪些“美物”?什么样的“美”最能代言成都?本周,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发起的“发现成都100美物”公益评选活动正式启动。与此同时,我们也邀请到了一些在成都颇具影响力的各行业代表人物,为“成都之美”发声,和大家发现“美”、探讨“美”。

小美于形,大美于心。文明交通是城市形象的名片,而提到交通之“美”,就不得不提到咱们成都人最熟悉、幽默亲和的“网红交警”谭乔警官了。在他主持的电视节目《谭谈交通》中,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和平易近人的执法风格,向市民传递着文明驾驶的重要性,以此守护着成都这座城市之美。这一次,谭警官邀请大家跟他一起,“发现成都,让城市交通更美好!”

谭乔畅谈“美”的四个阶段

小美于形,大美于心。文明交通是城市形象的名片,而提到交通之“美”,就不得不提到咱们成都人最熟悉、幽默亲和的“网红交警”谭乔警官了。在他主持的电视节目《谭谈交通》中,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和平易近人的执法风格,向市民传递着文明驾驶的重要性,以此守护着成都这座城市之美。这一次,谭警官邀请大家跟他一起,“发现成都,让城市交通更美好!”

谭警官认为,美不是具象化的东西,美是由心而发。他认为“只有自己心中有美,才能真正去发现美,否则即使是美,也只能擦肩而过。”带着这样颇具哲学性的思维,谭警官分享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利克·伯奈(E Bernc)提出的四种人际交往心理模式:一是“我不好一你好”:表现为自卑,甚至是社交恐惧,根源于童年的无助感;二是“我不好一你也不好”:不喜欢自己也不喜欢别人,极端孤独和退缩;三是“我好一你不好”:以自我为中心,常导致自己固执己见;四是“我好一你也好”:相信他人,能够接纳自己和他人,正视现实,并努力去改变他们能改变的事物,善于发现自己和他人的优点与长处,从而使自己保持一种积极、乐观、进取的心理状态,是一种成熟、健康的人际交往心理模式。

谭警官认为,人能够完全做到第四个阶段是非常难的,而从1努力至4的过程,就是人对“美”的一种追求。他坦言,自己现在也常会处于第二、三阶段之间,但是人们既然知道什么才是最佳的状态,只要努力控制自己,往最好状态的方向靠近,久而久之,就会越来越接近最完美的状态。

“不要轻易被负面情绪左右”

非常耐人寻思的言论,给了大家足够的思考空间。其实简单来说,谭警官想要传递给大家的,就是每个成熟的人,都有能力去控制自己的心态,不要轻易被周遭的负面情绪所左右。心理学有个词汇叫“自证预言”,意思就是明明知道不是这样,但是不断给自己暗示,潜移默化也会变成你暗示的那个样子。所以,人要有善恶之分,心中有善有美,接触到的一切事物都是善美的。

谭警官也给我们分享了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个小故事。

有一次在马路上遇到横跨护栏的老人,并不小心绊倒了,足足有十几秒起不来。正巧开车经过的谭警官没有多想,立即把车停在路边,冲向老人将其扶了起来,并向他传递了正确的交通意识和自我安全意识。事后有人问他,不怕被老人“讹”吗?他反问,那种情况,即使会被“讹”,难道就可以视而不见置之不理了吗?而事实上,老人感受到了谭警官带给他的温暖,十分感恩,相信他以后也都不会再做出这么危险的动作了。

呼吁市民 释放心中的美

“美”字,一个“羊”一个“大”组成。谭警官谈到,古时候的人看到很肥大的羊,就觉得是美了,因此造出了这个字。而在当下,人们追求的早已不仅仅是温饱食宿,更多是想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那么,什么最能代表成都之“美”呢?谭警官认为,是成都人“包容”的性格。“成都这个城市特别能给带给人’家’的感觉。许多外地朋友,来了成都,就把家安在了成都。这种包容文化,是大的融入,是乃成都之美。”

有这样美的“大家”,谭警官也希望每个人从“小家”做起,减少路怒症,提高交通意识,让城市交通更加和谐。并呼吁市民,不仅是在交通方面,而是在生活中的各个点滴,把内心中的美释放出来。

评论 2

  • 我就是你 2018-05-15

    操着美好

  • 我就是你 2018-05-15

    哈哈哈哈😂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