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政协委员蔡鹏:将科普基因植入到社区建设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1-02-03 21:53 36111

封面新闻记者 杨晨

2月3日,成都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正式开幕。大会期间,六百多名成都市政协委员将分成24个小组,协商议政、履行职能。

今年,成都市政协委员、成都市科普文化产业协会常务会长兼秘书长蔡鹏带来了多个提案。记者发现,不管是提案内容还是蔡鹏关注的议题,都绕不开“社区”、“教育”和“科普”这三个关键词。

作为一名深耕科普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他希望能将更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以更接地气的方式走进社区,走入万家。

社区建设

把成都丰富科技资源“转化”成接地气的科普知识

“因为今年大运会要召开,而作为成都城市代表之一的熊猫,也会成为大运会展示出的一张名片。”蔡鹏表示,在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大背景下,能否将熊猫文化、成都2021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以及社区治理有效融合,是他今年的提案内容之一。

“提案题目为《关于加快大熊猫友好型社区建设,助推公园城市发展》,第一条建议就是加强顶层设计,做好试点。”蔡鹏透露,前期自己和团队已经陆陆续续作出一定的探索,例如在青羊区的芳邻路社区,和其他社会组织一起,挖掘与大熊猫生态文化、老成都生活方式等在地优势文化资源,策划一系列主题活动,融入并带动社区。

同样,他希望在大运会期间,能够打造“社区+大熊猫”的主题IP,让更多社区居民和志愿者参与进来。

围绕着社区建设,在采访过程中,蔡鹏也与记者聊到了对社区居民科学素养提升的想法。“作为一名科普工作者,感受最深的还是加大科普内容的创作和科普人才的培养。”他提到,作为科技科普工作的重要力量之一,高等院校蕴藏着开展科普教育活动最为丰富的科研和教育资源。

去年,成都市科普文化产业协会先后分别与成都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成立了科普文创与科学传播研究中心和应急科普研究中心,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引领四大职能,通过将科学研究的成果、场景打造等紧密融合发展,让大众在了解科学、参与科普的同时享受高质量的科普文化服务,并将科普基因植入到社区,助力成都市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

“现在成都提出了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很务实,也贴合民生关注,我认为它不仅仅是工程也是文明城市发展的方向。公众的幸福感提升的同时,公众科学素养方面也应进一步提高,“如何把成都丰沛的科技资源,转化成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科普资源很关键。”蔡鹏说,目前,正在积极推动建设成都市科普文创与传播产业基地,并依托基地搭建成都科普文化资源库,开展科普内容创作、产品研发、人才交流、项目孵化等项目,希望通过基地创作研发一些公众看得懂,听的明,易操作的科普内容和科普产品。

他介绍,自己也在积极尝试做一些工作。例如成立天府科学家精神巡讲团,让老一辈科学家讲科学故事,青年科学分享科研故事,一老一少搭档,弘扬科学家精神,提升全民科学素养。

应急教育

加强中小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自护能力

1月22日,在云南师大实验中学校门口,一名持刀男子在袭击数名无辜学生后,又挟持了一名学生作为人质,要求和警方谈判。

在被挟持到解救的过程中,该学生表现出的沉稳和冷静获得不少网友的点赞。此事也引发了蔡鹏的思考,在今年成都市两会期间,提出了加强中小学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和安全教育。蔡鹏称:中小学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是基础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方面,也是保障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的重要内容。目前,从一些硬件或者安全保障方面,大多数学校都已经做得很好,在国内的其他城市已将学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知识和能力纳入考试考核和竞赛内容。如南京市2019年举办中小学生“爱心相伴 ‘救’在身边”应急救护技能大赛,旨在让学生进行自救互救体验,在面对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时,能够沉着应对、科学处置、懂得急救、协助报警等。

如何加强学生在应对突发事件的自护能力,很关键也需要加大重视,蔡鹏建议,除了学校完善应急预案和校园安全的技术防护外,从学校到家长层面都应该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和自我防护能力的培养,从学生自身抓起,同时加强中小学安全教育和应急突发事件的演练,并做好相应的预案,进一步构建更加高效的校园风险预警机制。“发挥专业组织或机构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对于中小学生心理等方面进行积极的引导和调节,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

评论 1

  • fm875109 2021-02-03

    学习了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