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胞胎动妹儿的13个春运 在成就他人团圆中找到人生价值|新春走基层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1-02-02 11:07 35918


封面新闻记者 曹菲 实习生 蒲月 摄影报道

两弯柳叶细眉,一双月牙笑眼,戴上口罩,李冬梅、李寒梅的相似度逼近百分之百。除了容貌相似,这对双胞胎姐妹的生活步调也惊人的一致——读书、工作、结婚、生子,人生的每个重要节点,她们都相伴经历。

2007年,李冬梅、李寒梅进入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客运段工作,开启甘苦相伴的乘务生涯。

除了怀孕、生子的2018年,姐妹俩在同一个班组经历了13个春运。车厢里吃年夜饭的时候,她们因彼此陪伴而感到温暖;看到站台上旅客与家人团聚,则是她们最能感受到工作价值的瞬间。

姐姐李冬梅(右)、妹妹李寒梅(左)

孪生姐妹 同步人生

1989年腊月,李冬梅、李寒梅在四川什邡出生,幼儿园、小学、初中、技校,姐妹俩都在同一所学校。“两个人在一起挺好的啊,能相互照应。”与一些双胞胎不同,她们并没有刻意追求容貌以外的差异,就连喜欢的衣服、发饰都是相似的。

2007年从铁路运输职业学校毕业后,姐妹俩同时被招入成都客运段,成为列车乘务员。这样的职业选择,与她们幼年的经历有关。“我们小时候的家离火车站就五分钟,对铁路有种亲切感。”姐姐李冬梅说。她们跟随父母坐着T22次去拉萨,乘务员41小时的贴心服务给她们留下深刻印象,“感觉他们精神抖擞的,特别有气质。”

进入成都客运段后,姐妹俩又被分到同一个班组,在成都到宁波K424次列车上值乘8年;2015年11月,两人同时从普速车队转到动车队,依然在同一个班组;2016年,她们在同一天走进婚姻殿堂;2018年,又相隔两个月成为母亲。

出生至今,李冬梅、李寒梅从没分开过,这让她们成为最了解彼此的人。采访中,两人总是相视而笑、相互补充,她们的存在,让彼此的故事和人生更加完整。

13年客运生涯 火车上的甘苦体验

成都到宁波K424次列车,是李冬梅、李寒梅值乘的第一躺列车,单边车程超过37个小时,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值夜班。

“我第一次当夜班的时候,凌晨2点坐在卧铺车厢边凳上哭了。”李冬梅说。为了对抗困倦,她用冷水洗脸,不停拖地,“我觉得自己很可怜,又有点害怕,怕自己不小心睡着了,车厢出了事怎么办。”

在万千思绪中熬过了第一夜,接踵而来的是下车后的晕眩。在火车上度过了近80个小时,回家躺在床上仍觉得在“船上”,来回晃荡。差不多一个月后,两人才慢慢习惯。

虽然困难不少,幸运的是,姐妹俩18岁初入社会时,遇到了温暖的列车长和班组,带着她们迅速成长。李寒梅至今记得,每到休班时,列车长肖阳春都让她背一个小时业务。直到她可以解答旅客的每一个问题,处理每一次突发情况,才明白肖姐的用意。

从2007年至今,姐妹俩走过13年客运生涯,依然对自己的工作抱有热情。“我们的心态还是挺好,不然年复一年做相同的事,很难坚持。”李冬梅说,“跑车跑的就是一个心情,心情好才能服务好旅客。”

列车上吃年夜饭 还好有她在身边

2021年,是李冬梅、李寒梅工作的第14年,她们也将迎来第13个春运。在这13个春运中,她们有9年除夕夜是在列车上度过的。

“值乘动车后,一个班组就4个人,年夜饭还是有点冷清。”妹妹李寒梅说,“不过有姐姐陪在身边,心里还是挺温暖的。”

从事客运工作后,姐妹俩大小节日都无法与家人团聚,她们却从没抱怨过。因为,在一次次“特别”的任务中,她们早已找到工作的意义。

2008年春节,姐妹俩的第一个春运就遇到南方冰灾,列车被困湖南衡阳境内,晚点28个小时。她们迎着寒风大雪,从应急消防车上提水;把热饭、热菜给乘客,自己只吃泡面。“那时候列车长就告诉我们,要先保证旅客有水喝、有饭吃。”李冬梅说。

2008年汶川地震,李寒梅被抽调值乘绵阳到重庆的伤员转运专列。列车到达重庆站时,400多辆救护车、医护人员、部队官兵列队等候,大家把车窗拆下来,把伤员从窗户抬下去,接力转运救治。“那时候特别自豪,感觉自己和医生、军人融为一体了。”她说,“从那时起,我就找到了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姐妹俩同一天举办婚礼

2021年春运已经到来,李冬梅、李寒梅作为成都东至北京G350/G308次乘务员,再次投入春运。面对又一个与家人分离的春节,两人内心平静。她们说,每次看到站台上旅客和家人团聚的画面,就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本文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