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现场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乌有城中,她是心怀善念的青楼女子沈黛,冒着危险救下毫不相识的“天外来客”;摇身一变,她又成了狡诈的恶少天霸,唯利是图以致害死自己的亲生婴儿。这到底是命运的捉弄,还是人性的扭曲?这段诡异离奇的故事,又将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4月4日晚19:30,成都市川剧院联合超强阵容,精心打造的开年大戏——新版川剧《好女人·坏女人》于锦城艺术宫迎来首演,在春暖花开之际盛大拉开帷幕。
“金钱迷世界,财神做高台。寓言真奇怪,天上飞碟来。”伴随着一阵急促的打击乐声,三位“外星客”乘飞碟降落乌有城。于是,烟花女子沈黛的人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两个多小时的演出,将在座的观众的带到了一个“子虚乌有”的世界,讲述一出了关于“好人”与“坏人”的故事。
16年后再聚首 完成原导演遗愿
演出现场
早在2002年,川剧《好女人·坏女人》就收获了一众戏迷的喜爱,该剧由“巴蜀鬼才”魏明伦亲自操刀剧本,原取材于德国作家布莱希特的《四川好人》。在剧中,他将德国人臆想的四川故事,变成了由四川人再创的德国寓言。时隔16年,已经77岁高龄的魏明伦再次担任编剧,将这个已成经典的作品再次赋予全新的生命力。
与编剧魏明伦一同,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陈巧茹,也时隔16年,再次出演女主人公沈黛一角。当年,陈巧茹就是凭借在《好女人·坏女人》中的精彩演绎,荣获“白玉兰”表演奖,并在戏剧届引起强烈反响。没想到时光流转之下,她再登舞台该剧的舞台。
在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陈巧茹表示,多年之后再演此剧的女主角,也是背负着一定的压力。“重新排这个剧的时候,压力还是挺大的,因为肯定不能再跟16年前一样。该剧不论从剧本,还是从演员构成的角度来说,都有很大的改变。我跟编剧魏明伦老师也讨论了许久。”
其实,该剧除了女主人公的扮演者陈巧茹与编剧魏明伦是“原班人员”之外,剧中的演员全都“大换血”。尤其是原剧的导演谢平安,也已经与世长辞。“在2002年的时候,由于一些因素,我们的戏只演了几场就没有演下去了。这么多年来,把《好女人·坏女人》重新搬上舞台,一直是导演谢平安的一个心愿。到今天,这个心愿由我们来继承和完成。”
传统中有创新 压力中有动力
演出现场
在演出现场,已经77岁高龄的编剧魏明伦坚持到场,谈到该剧与16年前最大的改变,他直言到:“这次的版本和原版相比,深化了很多。最明显的改动是结尾,原来的结尾情节有些分散,把剧情弄断了,但是新版明显紧凑、集中得多,能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另外剧中男主角杨荪的改动也很大,旧版的杨荪是个彻头彻尾的坏人,但是新版的杨荪良知尚存,人物性格更复杂,角色更鲜活更立体,‘厚度’增加了。”
作为剧中男主角杨荪的扮演者,同时也是中国戏剧梅花奖的得主,演员王超也讲到了自己在此剧中传承的创新。“原作有着很强的影响力,而且在当时也聚集了很强的演员阵容,所以我也是顶着一定的压力出演此剧的。但在我看过剧本之后,我也有对于人物有着一些独有的想法和理解。因为相较于之前的剧本,杨荪这个人物变得更加立体、更加丰富,让我有了可以发挥的空间。”
“艺术就是应该不断的创新、创造。不同的时代,由不同的演员来演戏,它带给人们的感觉也该是有新意的。”在陈巧茹看来,重演《好女人·坏女人》在压力之外,也给她带来了动力。
情有独钟 演员生涯中的涅槃重生
对于陈巧茹而言,《好女人·坏女人》这部剧有着不同的特殊意义。用她自己的话来说,该剧成为了她演员生涯中的“涅槃重生”。
“我对这个戏,也是‘情有独钟’。早在1987年的时候,我就演过了同题材的《四川好人》。只是那个时候我太年轻了,才18岁的样子,就照着老师的样子去模仿。他们怎么教,我就怎么演。所以,当我在2002年接到‘沈黛’这个角色的时候,我才第一次自己独自去揣摩和塑造人物。通过这部剧我才知道,戏曲演员也好,还是其他门类的艺术剧种也好,都要从人物本身出发,去诠释表演。”
年少时懵懂稚嫩,但如今的游刃有余,陈巧茹也讲到,随着年龄和资历的不断变化,自己对于剧中人物也有了新的理解。“16年前,我在剧中可能更‘好动’一些,肢体动作也更多。到了现在,那些大幅度的动作没有了,更多的是从人物的情感,内心的表白,包括对人物语言、体型方面,来不断丰富和完善人物。”
“人类灵魂中,藏着一个天使、一个恶魔。有时天使出来,有时恶魔出来,有时天使与恶魔打架。”到底是好女人,还是坏女人?到底是天使,还是恶魔?也许观看完此剧,会对人性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据了解,该剧在4日、5日连演两天,让广大观众过足“戏瘾”。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