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成都市林业园林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召开。
3月15日,2018年成都市林业园林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召开,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对2017年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2018年的工作进行了规划:2017年,成都新增绿地810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5平方米;今年,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将实施“增绿增景”8.5万亩,全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力争达到14.62平方米。
2017年 成都新增绿地810万平方米
15日下午2点召开的会议上,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小广公布,从主要指标看,2017年成都“增”的走势在持续。“相较2016年,去年新增绿地810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30%、绿地率达37.3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5平方米,分别增加0.91、0.42个百分点和0.27平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9.1%,森林蓄积量达3367万立方米,实现林业总产值740亿元。分别增加0.4百分点、94万立方米和100亿元。”
从生态质量看,“好”的品质在提升。春秋两季集中开展园林绿化增量提质专项行动,道路绿化提升179条,拆墙透绿52处,立体绿化9.27万平方米,建设小游园、微绿地68个,有效提升了中心城区绿量,绿地系统更加均衡。运用观赏果树、造型树木、植物编艺、植物雕塑等创意绿化形式,打造了更多园林绿化艺术精品。在龙泉山、龙门山实施生态恢复修复4万余亩,森林质量有效提升。
从城市风貌看,成都去年累计栽植各类花乔31万余株,灌木及花卉154万余平方米。开展市花芙蓉增量提质专项行动,累计栽植市花芙蓉16.47万株。
从生态保护看,“严”的态势加强。2017年,成都市破获涉林刑事案件28件,查处涉林行政案件399件。开展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完成成都片区涉林机构人员及资产再核查。加强对青羊鸟市等鸟类人工繁育、经营利用场所的监督管理和执法检查,叫停了画眉等鸟类经营利用,停止了相关行政审批。
2018年 深入持久实施“成都增绿十条”
会上, 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小广提出,2018年,成都将深入持久实施“成都增绿十条”推进全域增绿,提高城区绿量,提升城市品质,发展都市现代林业,促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主要目标是:力争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2%、绿地率达38.2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62平方米,全市森林面积达806.2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9.5%、森林蓄积量达3442万立方米,实现林业总产值800亿元,农民人均从林业中获得收入达3400元,加快呈现“绿满蓉城、花重锦官”盛景,使人民生态获得感更加明显。
【一个中心】
以全域增绿为中心,协同推进“成都增绿十条”,争取在天府绿道、立体绿化和社区绿化取得突破,城市五级绿化体系加快形成,努力建好国家森林城市,积极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两项重点】
1.林业生态保护。完善生态保护法规体系,建设森林资源监测体系,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格,实施生态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提升,开展湿地保护修复;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创新转变国有林场经营模式,有效落实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防控措施。
2.园林增量提质。持续开展城区绿化“春季秋季战役”,实施二环路、行道树、市花芙蓉三项增量提质,开展背街小巷绿化“靓池、松绑、美冠”行动,打造“花园式特色街区”,推进建筑墙体、楼顶、阳台和道桥立体绿化,开展“垂直森林”试点。
【三项工程】
1.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实施“增绿增景”8.5万亩,启动道路沿线景观和节点的提升,推进环山景观大道示范段建设,建成森林绿道200公里以上。推进龙泉山国家级义务植树基地建设。
2.“6+1”现代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建设油橄榄、笋用竹、花卉苗木等现代林业产业基地8.4万亩,建成年产10万只林下生态鸡养殖区,重点培育8个新型林业经营主体。
3.深化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制定进一步完善集体林权制度的实施方案,继续探索建立都市现代林业共营制及政策体系,探索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机制。
【四大项目】
1.实施大熊猫基地改扩建项目。实施大熊猫基地和都江堰野放中心“熊猫家园·国家名片”扩容提升工程,争取在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空港新城区域规划建设“天府熊猫谷”。
2.实施天府植物园规划建设项目。编制规划建设工作方案,开展建设策划、总体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抓紧立项,尽快开展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编制。
3.实施现代林业产业项目。培育壮大全市竹产业,支持金堂县十万亩油橄榄产业。持续举办成都林产品展销会,扩大展销会和“蜀林全汇”林产品电商平台规模影响。
4.实施森林康养产业项目。制定森林康养发展规划,持续组织森林康养人才培训,创建省级森林康养基地8处,打造市级森林人家40个。
【五大活动】
1.举办天府春花节。举办“筑梦新时代 花重锦官城”天府春花节,重开以“青羊花肆”为代表的迎春花市。
2.开展“最美”评选。开展“最美阳台、最美小区(院落)”评选活动,评选100个最美项目。
3.办好园林展会。举办第22届盆景展、第32届市花展、第56届菊花展等6次传统园林展会,组织参加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和第八届中国(绵竹)月季展。
4.组织好森林康养年会。支持培育森林康养产业,在崇州高质量办好四川省森林康养夏季年会。
5.组织好全民植树活动。组织省市党政军义务植树,开展绿地树木认建认养活动,筹建互联网+义务植树平台。
【六大保障】
1.完善规划体系。编制新一轮绿地系统规划,制定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路线图。制定湿地保护发展规划、森林康养发展规划、新优植物规划等系列规划。
2.完善法规体系。制定“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保护条例”,修订“集体公益林(地)生态保护资金管理办法”,启动制定“湿地公园管护办法”,开展湿地立法调研。修订“园林绿化条例”“城市公园管理规范”,出台“住宅小区绿地管理办法”“古树大树保护管理办法”,开展修订“公园条例”调研。
3.完善标准导则体系。编制“城市绿化工程验收及移交标准”“立体绿化建设导则”“湿地修复区生物多样性保育导则”等系列标准导则。
4.构建林业监测体系。协同推进自然保护区、湿地、林地的生态监测网络体系建设,与四川省森林资源监测平台对接,搭建市、县、乡联动的全市森林资源信息管理平台。
5.健全绿线管理机制。编制城市绿线管理控制图则,开展修订“城市绿线管理办法”调研。
6.完善绿地基础信息。开展城市绿地基础信息调查,编制智慧林业园林规划及相关标准。
封面新闻记者 杨雪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