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学戏9岁登台 魏明伦艺术生涯70年系列活动在成都举行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0-12-22 14:16 40767


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川剧是我的根本,川剧是润我的胞胎,养我的摇篮,哺我的乳汁,育我的课堂。它与我形影相随70年,结下了千丝万缕的血缘关系。川剧的绝妙、它的丰富,它的天然蜀籁、地道风味,早已经化入了我的潜意识。就连我的荒诞的思维方式,笔下的这点幽默,都是来自川剧的遗传基因。”

12月22日上午,在“魏明伦艺术生涯七十周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现场,著名剧作家、辞赋家、杂文家魏明伦现场发言,深情阐述他与川剧的“血缘”关系。

魏明伦7岁学戏,9岁登台,台上扮生净末丑,台下修诗词歌赋。毕生写戏著文,剧作、杂文、碑赋,三箭齐发,力透纸背。他的反思历史、反抗封建、反对专制,“三反”思想,直击人心;他的独立思考、独家发现、独特表述,“三独”精神,贯穿作品。

70年来,魏明伦以鲜明的忧患意识、民族意识、批判锋芒与创新精神,在戏剧、辞赋等领域,创作了众多脍炙人口甚至引起轰动的名品佳作,成为新时期川剧发展的旗帜性人物,中国戏曲文学界敢于创新、勇于拓展的突破性人物。

魏明伦

因为疫情原因,王蒙、冯骥才、张抗抗、严歌苓、田青、许还山、茅威涛、刘晓庆、仲呈祥、尚长荣、姜昆、濮存昕、刘诗昆、王立平、韩美林、李光羲、张国立、谢芳、张目、李羚、陶玉玲、王馥荔、陈铎、李前宽、王洛勇、沈铁梅等20余位著名艺术家及专家学者虽无法来到现场,但他们通过云祝贺的方式,表达了对魏明伦执著追求、不断创新的艺术精神的敬重和推崇。

著名作家王蒙在视频里表示:“魏明伦的大量作品,特别是川剧方面的编剧,影响都非常大。他的作品特点是既有浓厚的民族戏曲、地方戏曲的那种传统和积累,又有一种现代意识。显然,在他的作品里边,已经是应用我们新时代的新的思想的观点。魏明伦本人除了戏曲的编剧以外,他在对联、辞赋、碑文、也都有大量的成绩,继承了祖国的文化传统。”

著名作家冯骥才称:“明伦是我的好朋友,也是我尊敬的朋友。但是我对他是仰视的。我心里对他的仰视,最多的还是他的才气。所谓“巴蜀鬼才”名不虚传。他是一个跨界的人,在文学、戏剧两个领域里边都是卓有成效的。而且大家都是交口称赞的。他的文章写得老辣、酣畅,他的诗词歌赋写得都非常好,骈文好,这都是非常难的。明伦的骈文非常活泼,有时代的精神,有现代人的开放、诙谐、幽默,也有辛辣的批评和激情的赞颂。他的文字里面经常用一些俗语、网上的语言,用进去之后又非常的讲究,使他的文字非常鲜活。总之,明伦是我一说起就非常仰视的人物。将来我到四川去,无论如何还要去拜观他的艺术馆。”

著名作家张抗抗赞:“魏明伦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他九岁登台,他现在是从艺70周年,年近八旬, 他的年龄几乎和他的戏龄是一样的,这是一个非常罕见的、了不起的现象。这样一个特别的、特殊的人物。最使我对他的戏剧产生敬佩之情的,就是他对于女性的态度、女性的认识。他是发自内心的尊重女性,理解女性的。我们看他的《潘金莲》、《中国公主杜兰朵》、《四姑娘》,都有非常鲜明的女性特色,他是主张中国女性要从传统文化的那种束缚、压抑当中解放出来,尊重女性,女性对个人幸福的追求。这个在80年代当时,是非常勇敢的,所以我对他产生了极大敬意。他的《巴山秀才》、《变脸》等作品,对腐朽的官场、伪道德都有尖锐的批评,或者说是幽默的讽刺。他的戏为什么那么好看,这种受热烈的欢迎长度几十年来一直不减。近几年,他的辞赋、杂文、随笔、骈文、碑文完全形成规模了,他的作品,就是一个流光溢彩的大舞台。

著名作家、编剧严歌苓从德国柏林发来祝贺,她直言,自己早在国外留学的时候,就看了魏明伦编剧的《变脸》,印象非常深刻。“当时就觉得他把人物关系、戏剧冲突、对话和所有的情节都设计得那么完美,非常懂戏。后来认识之后,就读了魏兄送给我的他的所有剧作。大家说他是‘鬼才’,是很有道理的,他确实是把前卫性和传统性(结合得非常好)。他的作品从形而上和形而下两个层次上,都能带给人很大的启迪,他的文学功底非常扎实。”

正在《国家宝藏》录制现场的张国立表示,“明伦先生,您也是一个国宝。您是自学成才,年龄八十耄耋,艺龄七十古稀。用您自己的话来形容最为恰当,您是‘没有白活的人,值得研究的鬼’。”姜昆回忆,从上个世纪80年代看魏明伦的《潘金莲》,到现在的《好女人,坏女人》,“他的戏剧创作给观众留下了一个永远的铭记。”著名音乐学家田青也说:“他的剧作,即使放到历史的长河当中去,也是熠熠放光的。” 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茅威涛特地用越剧道白,吟诵魏明伦所撰写的《中华世纪坛赋》。

刘晓庆则从写戏、写赋、写杂文方面,颂扬魏明伦的文学艺术成就:“写戏,‘鬼才’写《巴山秀才》,敢于重新评价《潘金莲》,敢于重新塑造诸葛亮、中国公主杜兰朵;写碑文,敢于写《岳阳楼新记》,碑文刻在岳阳楼前;写川剧《变脸》,剧本选场载进中学语文教科书,创造奇迹。鬼才创造了多少奇迹?80岁时,庆祝艺术生涯70周年,这本身就是奇迹。”

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许还山认为,“魏明伦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浓缩着艺术的元素,而且他不是单一的,他是个多面手,不仅写川剧,把川剧写到了一个极致,而且还写辞赋、写杂文、写散文,是一个会各种套路的‘武术家’。他的杂文深刻、幽默、并不长,很通俗,看完了让你回味无穷。他把他对社会的观察、对人生的理解,对艺术的理解,都融入杂文里。他辞赋给我的印象好像这个人不是生活在现代一样。他的文笔,他对古典文字的掌控,让你佩服,让你吃惊,让你觉得自愧不如,他是一个很难得的人才。他是四川文艺界、中国文艺界的骄傲。”

当天的活动现场,晓艇、刘芸、左清飞、许明耻、陈智林、陈巧茹、崔光丽、肖德美、蔡少波、王超、王玉梅、虞佳等川剧名角以及川剧著名作曲家李天鑫、王文训等,也来到现场,祝贺魏明伦艺术生涯七十周年。陈智林表示,“我们这代人,从小就是听着魏老师写的戏,看着魏老师写的剧本,伴着魏老师讲的传奇故事长大。到后来我本人又是演着魏老师写的本子,讲着魏老师写的台词。真诚祝福魏明伦老师,生命之树常绿,艺术之树常青。”

据悉,此次系列活动还包括川剧《好女人•坏女人》、川剧《变脸》两场戏剧演出、魏明伦艺术生涯与当代戏剧发展研讨会、电影《巴山奇冤》展映等。活动将持续至12月23日。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