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
月亮落下一两片羽毛在田野上。
黑黑的麦子聆听着。
安静。
此刻。
那里,月亮的孩子们在试
自己的翅膀。
树梢间,一位苗条的女子抬起脸庞,
可爱的影子。此刻她步入空中,此刻
她完全步入空中。
我独自站在一棵老树旁,不敢呼吸,
也不敢动。
我聆听着。
麦子向后靠着自己的黑暗,
而我靠着我的。
诗歌就是生活,欢迎来到由封面新闻、成都广播电视台听堂FM与《草堂》诗刊联合推出的 “草堂读诗”,我是读诗人涓子。刚刚我们听到的是詹姆斯·赖特的诗作《开始》,由张文武翻译。今天我们一起来赏析这首诗。
首先认识一下诗人:美国诗人詹姆斯·赖特,是“新超现实主义”主将之一,他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与罗伯特·勃莱等人一起创办诗刊《五十年代》,成为美国当代诗歌运动的重镇;他的处女诗集《绿墙》被W·H·奥登列入“耶鲁青年诗人丛书”并于1957年出版;1963年出版的诗集《树枝不能被折断》是美国二战后最有影响力的诗集之一;1972年,赖特以其《诗歌集》获得普利策诗歌奖。1980年,赖特因癌症在纽约去世。
在《开始》这首诗中,第一句“月亮落下一两片羽毛在田野上/黑黑的麦子聆听着。”意境的轻灵和优美达到了极致。而接下来:“安静/此刻/那里/月亮的孩子们在试/自己的翅膀。” 这里的“安静”,是个祈使句、命令句。作者在这里把人引入了这个场景中充当配角,而且有我有你,诗语表达就开始呈现出枝节和叶片了,有了立体感、参与感。而且最重要的是在月光的情景中导入了人的感情,选择的依托对象“月亮的孩子在试翅膀,”手法十分精湛,既进一步表现出了对月光的多角度描写,又加入了人性的怜爱和珍惜。
之后“女子”的出现,是月光描写的升华段落,女子的妙曼姿态和不凡气质,产生了极好的光线感、神秘感、圣洁感,也让月光内涵和美的表达效果达到了极致。这一切是梦境,是幻觉,还是真实?读者可以随意想象,而“我”,“独自站在一株老树旁,不敢呼吸/也不敢动弹。/我屏息倾听。”
赖特的诗歌往往有出人意料的结尾,这首诗也不例外。最后,麦苗和“我”几乎难解难分了,它们有相同的处境,相同的感受,相同的动作。结尾的异军突起,产生了轻微震惊的效果,刺激着读者的感受力和悟性。
写月光的静很容易,而这首诗却用一些传神的动态具象,呈现了月光的轻灵和洁净,并注入人的爱意。在赖特眼里,月光像羽毛一样落向麦田是美好的开始,孩子们试飞是美好的开始,女子从树梢步入空中是美好的开始。这便是他用“开始”命名这首诗的意图,这更饱含他对这个世界一切重新开始的美好希望和祝福。
诗歌就是生活,“草堂读诗”,有温度有质感。詹姆斯·赖特的诗作《开始》,今天就赏析到这里,感谢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