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代睿
“我们也注意到了这张所谓对照表,说中国的GDP在民生方面支出少,在行政方面支出多。我想说的是,这张表错误百出、纯属捏造。”
2月11日下午,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发布会上对近期网上流传的“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GDP投向对照表”进行了回应。
封面新闻记者注意到,这张网传的表格声称由联合国人类发展署报告发布,将中国与美、日、德、英等7国的“GDP流向”进行逐项比较,声称中国的医疗、教育、科技、文化艺术、生活等项目在“GDP流向”中的占比分别为2.7%、0.4%、3%、4%和1%,而美日等7国这些项目的占比均显著高于中国。
该表还“披露”,中国行政费用在“GDP流向”中的占比高达70%,而其他7国均在10%以下。
对此,孟玮在发布会上一口气指出了这张表的三个明显错误。
“一是概念不清”,孟玮表示,GDP主要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我们可以分析GDP是如何核算出来的,但不存在GDP如何支出的说法。这张所谓的对照表,对比分析中外国家GDP投向,完全是无稽之谈。”
二是来源不明。网传的对照表注明,数据来源于联合国人类发展署,但根据发改委反复核实,联合国下属机构中并不存在该机构。目前,联合国下属机构包括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人居署等机构,其中,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人类发展报告》和地区报告。最新一期的《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16》对中国在人类发展取得的巨大进步给予了高度肯定,报告指出,2014年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在188个国家中列第90位,已进入高人类发展水平国家组。
三是数据不实。孟伟指出,这张所谓的对照表用臆造的概念和方法,极力想证明中国在医疗、教育、科技、文化艺术、生活等领域的投入明显低于发达国家,这严重歪曲了事实。
“这里,我想用数据说话。一方面,中国在卫生、教育、科技等领域的投入并不比许多发达国家低。”孟玮介绍,在卫生领域,2016年全国卫生总费用为4.63万亿元,占GDP的比例为6.2%。教育领域,2012年到2016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累计接近17万亿元,年均增长7.9%,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自2012年以来连续5年保持在4%以上。科技领域,近年来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也就是研发经费与GDP之比持续提高,2014年达到2.02%,首次突破2%;2016年为2.11%,比2012年提高0.2个百分点。目前,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预计超过1.7万亿元,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投入强度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居发展中国家前列。
“另一方面,中国的‘三公’经费支出是在不断下降的。”孟玮介绍,2012年到2016年,在我国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逐年下降,分别为74.25亿元、70.15亿元、58.8亿元、53.73亿元和48.25亿元,真正做到了“三公”经费只减不增。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