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公园城市 成都有哪些新举措? 构建“青山绿道蓝网”生态格局是关键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1-07-25 17:33 36641

封面新闻见习记者 邹阿江 杨芮雯  记者 刘秋凤

7月25日,“解读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精神新闻发布会”召开。全会提出要“建设以绿色为新形态的公园城市,努力构建近悦远来的宜居环境”,公园城市将成为成都最鲜明的形象标识。

成都市公园城市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小广在发布会现场表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公园城市最核心的价值在于构建近悦远来的宜居环境、创造普惠共享的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在未来的发展中,成都在打造公园城市中有哪些重要举措呢?

此次全会,成都市委提出建设以绿色为新形态的公园城市,努力构建近悦远来的宜居环境,其中一个关键举措就是构建“青山绿道蓝网”生态格局。

以青山为底,主要以龙门山、龙泉山等自然山体构筑公园城市竖向景观、立体画卷,规划布局望山视线通廊,实施“青山”修复行动,重点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打造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和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打造高品质城市绿心。

以绿道为轴,主要以成都天府绿道串联城乡社区、贯通公园林盘、链接江河水网,实施“绿道”建设行动,构建16930公里全球最长的天府绿道体系,在今年底前建成各级绿道5000公里,至2025年突破10000公里。

以江河为脉,主要以河湖水系为基础、岸线绿地为关键,滨水空间为核心,实施“蓝网”建设行动,统筹推动自然生态保护,人居环境改善,多元业态融合,构建“一核一环,三江九带,三级四类”天府蓝网格局。

事实上,成都的公园城市建设已经“雏形初现”。龙泉山现已实现增绿增景14万亩,修复大熊猫栖息地3.5万亩,建成各级绿道4780公里排名全国第一,建成“回家的路(上班的路)”社区绿道1577条,新增公园面积42.99平方公里,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位列副省级城市第一,森林覆盖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生态指标稳步增长。

“环城生态公园今年底前将全面贯通100公里一级绿道,串联桂溪生态公园、青龙湖等16个重要节点,基本实现筑景成势。”此外,杨小广还介绍,今年底前,成都锦江绿道将基本贯通,完成锦江子街巷综合提升改造95条,开通锦江水上游线路10公里,努力再现“门泊东吴万里船”旷世盛景。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