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的样子|北川石椅羌寨:人均收入达到4万元 争取5年时间人均突破10万元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3-01-20 11:13 72568

封面新闻记者 周洪攀 王祥龙 冷宇

“开年后,要抓村里的卫生,道路拓宽的事还要抓紧,路口要提供热水、热茶、凳子等更多便民服务,让游客到羌寨更舒心。”1月19日上午,绵阳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石椅村两委开始谋划年后工作。他们计划在未来5年内,村民的人均收入达到10万元,村集体收入突破100万元。

石椅村是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村,也是全国文明村。该村以农文旅融合发展“美丽经济”,2022年,接待游客20万人,村民人均收入超过4万元。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视频连线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还与石椅村群众连线交流。收到总书记的问候后,村民们对乡村振兴的信心更足了。

村书记陈爱军:

5年内争取人均收入突破10万元

1月18日,总书记在与石椅村群众连线交流时,村党支部书记陈爱军向总书记汇报了村里的发展情况。2022年,石椅村接待游客20万人,村民人均收入超过4万元。

1月19日,陈爱军又开始忙了,自家农家乐的盘点以及准备春节期间的菜品。“春节期间订餐的游客比较多,得多准备一些食材。”陈爱军说,对于当地通过文旅融合发展“美丽经济”,陈爱军表示,他们村紧靠地震遗址博物馆,独特的地理位置,让他们把目光放在发展乡村旅游上。“近年来通过不断扩大规模,农家乐由最早的5户发展到现在23户。”

石椅村的变化,陈爱军有着直观的感受。“以前通过山上的道路很窄,根本无法会车。”陈爱军说,他们村现有村民104户、352人。当时山上的农家乐很少,而且分布也不均匀。灾后重建后,村里定位发展乡村旅游后,除鼓励原有农家乐老板重新开张外,还动员返乡青年开办农家乐,“我们给他们出谋划策,出设计、出建议。”到目前为止,山上的农家乐已发展到23家。

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当地基础设施的投入,对道路进行了拓宽,给每户安装了自来水,并通上了天然气。“现在,旅游大巴也能开上山顶。”陈爱军说,石椅村通过近几年的发展,打响了自身名气。“我们去年还通过招商引资,招来了2个投资千万级的公司。”引进一个茶园结合体项目,去年已投资了1400万元,计划今年4月份投入使用。而另一个是打造古生物化石公园,“去年已投资520万元,计划今年投入2000万元。”

对于石椅村未来的发展,陈爱军说,他们将继续加大基础设施的提升。通过对村里公路黑化、道路拓宽、农家乐的风貌改造、景观的打造、民宿的提档升级以及羌族文化的传承。“最终达到,把乡村变成一个公园,变成一个景区。”陈爱军说,他们将在2023年创建3A级景区,吸引更多的游客到石椅村观光旅游。争取在5年之内,游客的数量突破60万人,人均收入由现在的4万元提升至10万元,村集体收入突破100万。

非遗传承人杨华武:

打造羌文化博物馆

让游客更多沉浸式体验

“昨天总书记跟我们连线,我感到无比的激动。作为非遗传承人,将加倍努力,把民族文化、把大禹精神传承下去。”北川羌年省级传承人杨华武说。

作为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北川通过举办节庆活动,来传承羌族文化。“通过月月举办活动,向游客展示羌乡文化。”杨华武说,从正月开始的耍龙灯,3月份举办的绣花节,5月份的瓦尔俄足节,6月份的情歌节、大禹祭祀,7月份羌族沙朗、对歌。“到了羌历年的时候,大家蜂拥而至,最多达到好几万人。”

北川被称之为云朵上的民族,羌族口弦、羌笛,羌族沙朗,羌族石壁文化,都是羌族的重要元素。“我们石椅村,就是羌文化重要的展示区和活动地。”杨华武说,村里已有4、5个非遗传习基地。

在石椅羌寨,尊贵的客人到来时,就会有身着民族服饰的羌族女子献上“羌红”,呈上一杯咂酒。“进寨仪式、敬酒仪式,是羌族人待客的重要礼节。”杨华武说,羌族人好客,羌族沙朗、敬酒、篝火晚会,这是当地的常态展演。茶余饭后,羌族儿女还会邀请宾客跳起羌族沙朗、吃烤全羊、喝咂酒,吃高山腊肉和当地山野菜。

除感受羌文化外,当地的当地5星枇杷,桐子李,苔子茶,老腊肉,让游客在这里一饱口福。“石椅村已是传承羌族文化的窗口。”他们更多的是提升老腊肉的品质、风格,让外面的客人能真正吃到绿水青山下的优质食品。

石椅村通过旅游成为全国文明村,杨华武有个想法,在保存好石椅村现有民族民间文化的同时,把羌族的唢呐、响器、口弦等非遗文化纳入其中。“在这里建立一个非常完整,让世人能够参观、体验的博物馆。”杨华武说,让游客在这里不仅能品尝到美食,更重要的是能够参与,融入到当地的文化活动中去。

评论 2

  • leon 2023-01-20 发表于四川

    越来越好

  • 成都胖岩松 2023-01-20 发表于四川

    点赞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