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何晞宇
羚羊纹嵌绿松石金手镯、金冠、金项链、金腰带、金剑鞘、金像、罗马金币甚至柔软的金鞋垫,这些采自阿富汗蒂拉丘地(Tillya Tepe)墓葬的珍贵宝藏,一度被认为已经毁灭在上世纪80、90年代的战火中,却于21世纪初突然重见天日。
部分“巴克特里亚的宝藏”
部分“巴克特里亚的宝藏”
2月1日,这批传奇宝藏同其他顶级阿富汗国家博物馆馆藏品一起,在成都博物馆正式开放向公众展览。34岁的阿富汗国家博物馆馆长—穆罕默德·法希姆·拉希姆表示,这些文物能被保存下来,与阿富汗人民以及当时政府的努力是密不可分,“这也给现在阿富汗青年树立了一个榜样,让他们知道他们的前辈是如此勇敢。”
阿富汗位于东方世界和西方世界交界处,是古代重要的贸易地区。
黄金之丘
1978年,俄罗斯考古学家维克托·萨瑞阿尼迪(Viktor Sarianidi)在阿富汗北部的蒂拉丘地发现了数座疑似古代皇室成员的墓葬,出土了古代黄金制品21618件,其数量甚至超过著名的埃及法老图坦卡蒙墓。
这批宝藏的年代可以远溯到公元前327年,属于当时中亚最重要的希腊化王国“巴克特里亚”(公元前12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抵达巴克特里亚时,将这里称之为“大夏”)。这批黄金秘宝随即以“巴克特里亚的宝藏”名扬天下,蒂拉丘地“黄金之丘”的名号也不胫而走。
但不幸“黄金之丘”所在之地却是个连年战乱之所。阿富汗位于东方世界与西方世界交界之处,从古至今都拥有着重要的地缘战略价值。自1921年阿富汗从英国手中夺回国家主权以来,近100年的时间中,阿富汗国内外的争端几乎从未停歇。这个状态在上世纪70年代,阿富汗废除君主制后愈演愈烈。
就在在维克托·萨瑞阿尼迪发现“黄金之丘”后不久,苏联武装侵略阿富汗,长达10年的阿苏战争爆发了。
战火中的阿富汗
1989年,苏联从阿富汗撤军,阿富汗随即爆发内战。在1992年到1995年混乱的岁月中,喀布尔整座城市都被摧毁,博物馆大楼也遭遇炮击,大量壁画、伊斯兰玻璃品和金属制品在大火中毁于一旦。同时,每当区域掌控者更换,他们都会对博物馆进行一次洗劫。
阿富汗博物馆现任馆长拉希姆曾对媒体表示,超过70%的博物馆馆藏文物在上世纪90年代的内战中被盗走。但这些都抵不上1996年9月,塔利班攻入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对阿富汗文化遗产的毁灭性打击。
1996年,阿富汗喀布尔,战火中的国家博物馆。摄影/Jolyon Leslie
在塔利班到来之前,博物馆尽管时常遭遇盗窃,但陆陆续续有来自阿富汗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成立于1994年)等相关机构的工作人员,来帮助博物馆清理文物。但1996年塔利班取得政权以后,封锁了博物馆,这时甚至连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也不能再进入。
上世纪90年代初,阿富汗喀布尔,国家博物馆二层的办公室被摧毁。摄影/Jolyon Leslie
而这个时候,被众多势力虎视眈眈的重要馆藏——“巴克特里亚的宝藏”已经“失踪多年”。
2001年3月,在全世界的极度震惊中,塔利班炸毁了两座拥有近1500年历史的巴米扬大佛。同时还摧毁了国家博物馆的仅存一些馆藏品,甚至破坏了信息文化部的库房。接下来的“911事件”促使北约和北方联盟发动阿富汗战争,塔利班政权被推翻。
2003年,阿富汗中央银行披露了一份报告。报告显示自1989年起,一些博物馆的储藏箱就存放在中央银行位于总统府地下的金库中,原封未动。但经历了十多年战乱,当年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大多不知所踪,金库里的物品是什么,没有人能说清楚。
在千辛万苦找到隐姓埋名的钥匙保管员后,阿富汗政府准备开启金库的保管箱。考古学家维克托·萨瑞阿尼迪教授时隔22年,受邀再次来到喀布尔,协助鉴定中央银行储存品的真伪。第一个保险箱被打开,成叠的小塑料袋,里面放着从“黄金之丘”出土的首饰。萨瑞阿尼迪教授检查了一对发饰后,指出上面的金属连线就是他当年亲手安上的。这意味着中央银行金库的储存品正是消失了15年之久的“巴克特里亚的宝藏”。
最后经清点包括“巴克特里亚的宝藏”在内、还有一大批精美的古代钱币、金器等,共在中央银行金库中发现了22000件珍贵文物。
战火中损毁严重的博物馆保管记录。
国家宝藏的秘密
2018年2月1日,“巴克特里亚的宝藏”与蓉城观众见面的同时,阿富汗国家博物馆馆长拉希姆向媒体回忆了当年保存这些珍贵文物的往事。
“80年代中期, 当时的总统以及阿富汗信息文化部部长,他们预计未来可能会遭遇一个政治动荡期”,现任馆长拉希姆说,“他们把这个消息提前告诉了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他们决定将博物馆馆藏的文物分成三部分,在不同地方保存。”这三个地方分别是总统府的地下金库,信息文化部保存库以及博物馆的库房。
除了转移文物以外,当时的掌权者和博物馆方还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就是将保存地点设为机密。前任阿富汗国家博物馆馆长马苏迪曾表示,”我们始终保持了沉默,无论跟记者还是研究者,我们都没有谈起这些文物的去处。"直到2003年,博物馆和阿富汗考古所的员工们还声称,他们没有任何消息,所知的文物都被洗劫了。
金库钥匙保管人纳布吉拉·博帕(Najibullah Popal)图/《观察家报》
纳布吉拉·博帕(Najibullah Popal)是金库钥匙保管人之一。博帕在接受英国《观察家报》采访时表示,他的历任上司们都曾询问他金库中储存的是什么,他总说是些不值钱的瓷器。甚至连他的妻子都不知道宝藏所在地。
“没有人知道这些文物去了哪里。这也是这些文物能够幸存到现在的主要原因。”拉希姆馆长说。三个保存地点,其中之一的博物馆,由于离城区有一定的距离,当中保存的文物在后来的战火中被毁坏殆尽。而其他两部分文物则度过了艰难时期。
“幸运的是,阿富汗博物馆保存的最珍贵一部分文物正是总统府地下金库里的那一部分。现在我们在展览中看到的文物,正是保存在金库中那些。这些文物能被保存下来,当时阿富汗人民和政府的努力是不可忽视的,这也给现在阿富汗青年树立了一个榜样,让他们知道他们的前辈是如此勇敢。”
2005年,复建后的阿富汗国家博物馆。
文化存则国家生
拉希姆馆长曾向媒体表示,这些文物刻画了阿富汗的本质。伊朗是阿富汗的邻邦,前伊斯兰的历史一直被伊朗当做文化之根。但很多阿富汗人都不知道阿富汗的悠久历史,以及古阿富汗在丝绸之路上扮演的重要角色。“黄金之丘”的宝藏和其他遗址出土的珍贵文物正向世人揭示了古代阿富汗的多元文化。
拉希姆馆长表示,从2001年起,博物馆就非常频繁的与世界上各个相关机构合作,一起进行文化遗产保存和保护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果。“目前我们的考古所正在进行喀布尔周边两座佛塔的发掘,同样还有伊斯兰时期的历史遗迹正在被研究和发掘。”
拉希姆馆长认为阿富汗目前文化遗产的研究确实还比较匮乏,“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它也极具潜力,之后更多的考古发掘研究肯定还能发现更多古代中国、古代四川与阿富汗之间的交流痕迹。”
博物馆前立的标语“文化生则国家存”。
2001年以后,拥有80多年历史的阿富汗国家博物馆也开始复建工作,新建成的博物馆上镌刻着标语“文化存则国家生”。
评论 6
fm35546 2018-02-03
不错👍
温柔帅气小子 2018-02-02
俱乐部迁址也是有关系的呀
刀下论成败 2018-02-02
要求是地下2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