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老汇连演到冲击文华奖,看这个四川老牌地方杂技团和新时代的“邂逅”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5-10-14 20:31 135974

魔术节目《邂逅》剧照。

封面新闻记者 谢杰

民国风情的舞台上,丝绒旗袍的摩登女郎与燕尾西装的绅士邂逅,折扇和花伞凭空涌现、次第绽放。

10月13日,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南充分会场内,7位演员同台,徒手变出近百把伞的惊艳表演,在第十八届文华奖终评现场,赢得满堂喝彩。

“冲击文华奖,我们对节目又一次重新编排,这已经是3.0版本,希望让大家看到地方杂技团的专业坚持和精品创作能力。”接受封面新闻记者专访时,南充市杂技团支部书记、团长赵智敏,讲述了这抹闪耀的“中国式魔幻”背后,有着73年历史的南充市杂技团,用执着在新时代“邂逅”发展新机遇的动人故事。

南充市杂技团支部书记、团长赵智敏。(拍摄:谢杰)

徒手变出近百把花伞背后:三次升级铸就精品魔术

“这是节目3.0版本。”南充市杂技团团长赵智敏的话语,揭开了《邂逅》的成长密码。其雏形源于2022年四川国际文旅节上的大型杂技情景剧《东方丝源》,剧中杂技、魔术与舞蹈的融合形式广受好评,为后续创作埋下伏笔。

随后,剧团特邀魔术大师曾辉、顶级编导李西宁联合打造2.0版本《飞花令・伞》。3位演员徒手变出近70把伞的奇观,不仅填补了南充乃至四川徒手类魔术的空白,更一举斩获第九届南方六省青年魔术新秀展演最佳表演奖、第十二届上海国际魔术节新人赛金奖,让四川魔术实现质的飞跃。

139届意大利国际魔术大会上,杂技《飞花令·伞》斩获金奖。(图据南充文旅)

2024年,3.0版本《邂逅》全新亮相。创作团队以浪漫邂逅为叙事主线,将“伞”与“扇”的变幻融入舞蹈演绎,赋予魔术更强的情感张力。凭借这一作品,剧团首次摘得中国杂技最高奖“金菊奖”,并在第139届意大利国际魔术大会上斩获唯一金奖及特别奖。

“杂技和魔术最高奖项的肯定,给我们带来更大信心,创排提升一直在继续!”

赵智敏介绍,为冲击文华奖,难度再度升级:演员增至7人,变出的伞数增加至近百把,曼妙旗袍下藏伞、舞蹈情景剧中变幻等集体协作高难度表演,成为对技艺与默契的双重考验。

魔术节目《邂逅》剧照。

73载坚守:从街头杂技到国际舞台

杂技,作为传统表演艺术之一,在中国已有超过2000年历史。

而视线看向四川东部,“南充杂技”的名号,早已在“江湖”挂名。

成立于1952年的南充市杂技团,在岁月中沉淀出独特的艺术韧性。作为“朱家班”第五代传人、国家一级演员,赵智敏6岁入行,从“人塔尖子”到“底座”,亲历了剧团的每一次蜕变。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剧团便开启市场化探索:1989年首次走出国门,90年代扎根北上广驻场演出10余年,2015年入驻广州长隆,成为四川省内首支同时进驻三大一线城市的地方杂技团。

南充市杂技团的经典老剧照。(受访者供图)

2002年,剧团更受邀登上世界戏剧艺术殿堂——美国百老汇新胜利剧场,19名演员历经42天驻场演出后开启全美巡演,让来自四川南充的中国杂技在国际舞台大放异彩。

近年来,剧团持续以精品创作突破自我。杂技《太极・坛韵》斩获国际杂技最高奖“金狮奖”,《飞花令・伞》《邂逅》等作品接连亮相第十一届全国杂技展演、第十四届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等顶级平台。

南充市杂技团金狮奖作品《太极·坛韵》在西班牙表演(杂技团供图)

南充杂技团的足迹遍布菲律宾、澳大利亚、法国等10余个国家,成为少数能长期占领外宾专场的地方院团。

“在西方语境里,杂技与魔术泾渭分明,在他们的理解中,魔术师和杂技演员不是一个概念。”赵智敏坦言,剧团的每一个节目,都坚守“中国式杂技”“中国式魔幻”的浪漫底色。

“我们的演员没有台词,艺术本身就是跨越语言的桥梁。一登台,便要让观众直观感受杂技的惊、险、奇、难、美。”赵智敏说,剧团代代传承,坚持凭借身体语言、高难技巧,用杂技和魔术的独特艺术,用蓬勃的舞台生命力,向世界传递中国的和谐之美、进取之美与刚柔相济之美。

南充杂技表演。(杂技团供图)

守正创新:用“执着”让杂技艺术“邂逅”未来

而站在全新时空坐标,文化市场不断繁荣,艺术形式多元多样的当下,这个来自四川东部城市的地方院团,如何守正,如何创新?

“拥抱新时代的核心,是剧团里的人,是代代相传的执着。”赵智敏的这句话,道出剧团直面新时代的底气和勇气。

魔术节目《邂逅》剧照。

面对传统艺术的传承挑战,南充市杂技团不断进行有跨越意义的艺术探索。

如,总结杂技和魔术的创作技巧与艺术规律,分析所面对的时代机遇与挑战,进行“专业能抗打、观众看得懂、市场能叫座”的精品创作。如,杂技剧与其他艺术门类的融合、文旅赋能、人才培养等深入探讨。

赵智敏特别提到,2024年9月,南充市首个“杂技与魔术”艺教融合班在南充高中文峰校区开班,首批22名8岁至12岁的学生,开启文化学习与专业训练并行的成长之路。“这些娃娃军,定能为南充杂技、四川杂技、中国杂技,注入更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血液。”

南充市首个“杂技与魔术”艺教融合班在南充高中文峰校区开展。(图据四川南充高中)

而回到舞台,从百老汇的掌声到文华奖的角逐,从传统魔术的突破到跨界融合的探索,南充市杂技团用73年的坚守证明:传统艺术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代同频共振。

当《邂逅》的伞花在舞台绽放,不仅是技艺的展现,更是一个老牌剧团以执着为笔,在新时代艺术创作画卷上书写的全新篇章。

评论 4

  • 茨木 2025-10-14 发表于辽宁

    赞👍

  • 筠连蒿坝镇蒿坝村张应飞 2025-10-14 发表于四川

    赢得满堂喝彩。

  • real 2025-10-14 发表于四川

    怎么变出来的哟 机关在哪里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