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成高铁朝天站位于转斗镇境内 曾业 摄
唐代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唐明皇为避“安史之乱”入蜀,出七盘关后,天空出现斗转星移奇观,“转斗铺”因此得名。如今,“转斗铺”已演变为广元市朝天区最年轻的乡镇——转斗镇。西成高铁朝天站,就在转斗镇。
“蜀道雄千古,严关峙七盘。霜搜红树直,山锁白云寒。”清代诗人师范的《七盘关》,描绘了“转斗”的壮丽,也抒写了“蜀道之难”。即将通车的西成高铁就在家门口,这个小镇,将再一次斗转星移,迎来一个新“转斗”。
转斗场镇外打出的宣传标语 曾业 摄。
交通瓶颈不再
16分钟可抵达朝天城区
转斗镇位于广元市朝天区北部偏东,东北与陕西宁强交界,幅员面积46.85平方公里,全镇人口10856人。1989年,转斗乡正式设立。今年9月27日,转斗乡“撤乡建镇”一事最终尘埃落定。转斗镇政府驻地在穿越了千年时空的“转斗铺”,距朝天区城区约30公里。
转斗镇境内的七盘关,位于川陕交界处的七盘岭上,号称“西秦第一关”。从山脚到山顶,弯弯曲曲的道路盘旋了七次,且沿途充满艰险,七盘关因而得名。自古以来,七盘关都是四川北部与陕西交界的一处重要关隘,与白水关、葭萌关、剑门关一起,被称为“川北四大名关”。
“以前,交通不便,是制约转斗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转斗镇人大主席刘安念告诉记者,受特殊的地理环境制约,原转斗乡场镇的规模一直不大,整个场镇的人口也就1000人左右。为了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当地不少居民都在外出务工。
山高路陡,是当地交通环境最突出的特征。“公路不发达的时候,老百姓出行都是走山路,全靠脚蹬手攀。”刘安念说,近年来,当地党委政府全力改善交通条件,如今已形成了国省干线与当地公路网络互联互通的发展格局,驾车20多分钟就可以抵达朝天城区。西成高铁通车后,转斗至朝天只需16分钟。
站点附近居民集中安置点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 曾业 摄
抢抓高铁机遇
场镇面积将扩大一倍以上
“努力建成生态文明繁荣和谐新转斗”,从西成高铁朝天站出站后,左转即进入转斗镇何家坝居民集中安置点,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新建河堤1000米,其他配套设施正在加紧建设。何家坝对面,转斗镇党委、政府在场镇外打出的大字标语格外醒目。
“这个集中安置点占地约41亩,共33户82人,此外还有9套廉租房,专门为异地搬迁贫困户建造。”转斗镇党委书记侯光鸿介绍,按照镇领导班子的最新发展思路,为抢抓高铁机遇,这个安置点今后将成为转斗镇场镇的一部分,新老场镇之间,将靠一座总长100米的桥梁连接——这意味着,整个场镇的建成区面积将扩大一倍以上。
“当何家坝居民集中安置点进出口道路项目和场镇大桥项目都建成后,转斗乡将形成连接新老场镇的‘内环线’,同时,沿二专线、老108线,将形成一条‘外环线’,对场镇功能拓展,商贸流通带来便捷。”侯光鸿说,场镇上的两条环线建成后,将与西成高铁朝天站无缝衔接,迅速提升转斗镇的区位优势。
“转斗镇是西成高铁出川入秦的首末站,也是朝天区旅游集散的中转站。”朝天区重点办主任吴天均介绍,与其他地方相比,曾家山、水磨沟两大国家AAAA级风景区,与转斗镇的距离最近且交通最便捷,中子至曾家山的旅游扶贫快速通道建成后,从转斗到曾家山只需20分钟车程。
转斗镇何家坝集中安置点效果图
谋划全新未来
全力打造“蜀道风情小镇”
“西成高铁就要通车了,好多村民都准备开超市、做民宿。”转斗镇人大主席刘安念介绍,位于何家坝的居民集中安置点,平均每户的建筑面积达到了360平方米,都是三层楼设计,“一楼可以当做门市卖东西,二楼适合居家,三楼可以装修成4到5间客房”。
当地村民相玉江,是何家坝居民集中安置点的搬迁户,目前正忙着对新房子进行装修。“我就和老婆商量了,打算开一个农家乐,以转斗的麻辣鸡和野生鱼为主菜,专门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平时也可以承包农村酒席,生意应该不错。”相玉江笑呵呵地说,他还准备做民宿,正商议租下邻居的4间房屋。
除了超市、农家乐、民宿等经营方式的打造,聚居点还着重企业的培育和引进。四川福百弘食品有限公司以外贸、出口农副产品为主,目前已落户转斗镇何家坝的聚居点,过两天就能正式营业了。下一步,该企业还计划在转斗镇建立专门的电商基地,让当地的农特产品借助西成高铁走向全国。
西成高铁来了,在外打拼的成功人士也纷纷回乡创业,地处古蜀道上的转斗镇,发展路径更加清晰:招引一批农旅产业发展项目、电商特色项目,围绕“乘高铁、品美食、购特产”主题,结合蜀道文化,努力把转斗镇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蜀道风情小镇,再造一个新“转斗”。 封面新闻记者 曾业 刘彦谷 谢杰 摄影报道
评论 6
宇智娜 2017-11-29
不是棋盘关吗?怎么变七盘了
fm_16271 2017-11-29
吹!
Susan姨妈 2017-11-29
干嘛放在离城区那么远的一个小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