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9日,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科大讯飞、青岛海尔智家等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6月29日,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先后与深圳大疆、库卡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和院校合作,建设培训基地等产教融合项目。
6月至7月,由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牵头,宜宾汽车轨道产教联盟、宜宾智能终端(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生态联盟、宜宾绿色食品产教联盟相继成立。
乘着宜宾作为全国首批、西南唯一国家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和四川省唯一厅市共建“学教研产城”一体化试验区的东风,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优势和特色,纵深推进产教融合发展。
课程改革+师资培养 现代学徒制班夯实产教融合基础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选择头部企业合作,先后引进华为、海尔、大疆、奇安信、华中数控、西门子、怡亚通等20多家行业领军企业,开展行业职教标准制定或推广、教学资源库建设、“1+X”证书试点、师资培训、专业建设、课程和教材改革。同时,启动“百名人才计划”,从企业外聘340名技术骨干到校任教,让学生接触产业发展最新的知识,提升课堂实用性,从应用技术上夯实产教融合的基础。
“职校区别于普通院校的,就是它的实践性、开放性、融合性,就是要让培养的人才适应产业、企业的需求。所以我们的老师,每半年就要出去参加一次学习培训,目的就是为了不断适应市场发展需求,准确把握教学方向,从课堂源头给学生教授最新的知识。”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闫景丽一语道出高职院校的最主要特点。
现代学徒制班作为实现校企产教融合的一种有效途径,则进一步将产教融合落到实处。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力源电机现代学徒制班就是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与宜宾力源电机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校企合作的一个成果。钟家有就是该学徒班的一员,目前正在宜宾力源电机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内实习,因为成绩优异,已经在公司技术部工艺员岗位顶岗实习,每个月有几千元的工资收入。公司对他的能力很满意,只等毕业后签订正式用工合同。
“上学前就了解过,然后专门报了这个班。现在也不后悔当初的选择,因为如果读普通班,毕业后还不一定能找到这么好的工作。”钟家有表示,读现代学徒制班的好处显而易见,因为相对于其他同学,他的职业规划已经有效提前,而且从毕业到就业,完全零磨合,有效节约了时间成本。“工作定下来后,我想自考本科,这样才能在职业上有更长远的发展。”
“现代学徒制班通过校企共建共育、产学研交融、技术技能共建共享等途径,能高效推进校企双主体办学模式,构建起学校与企业的命运共同体,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宜宾制造业培养更多的实用性技能人才。”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周黎军表示。
教学工厂+实训中心 “三种模式”探索产教融合新路径
选址宜宾三江新区的智能终端产业园内的宜宾职业技能技术实训中心,目前正在进行装修。该实训中心将与华为科技有限公司、奇安信科技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共建信息与网络技术实训基地;与华中数控科技有限公司、上海FANUC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共建智能制造(终端)实训基地;与中车铁投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凯翼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共建轨道交通与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天原集团公司共建新材料与化工实训基地。
“我们将通过1-2年努力,联合国内外知名的智能制造、智轨交通、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龙头企业10家以上,成立3-5个产教联盟,整合并借助‘大学城、科创城’智力支撑,将实训中心建成中国西南地区一流的职业技能技术实训基地,为四川省‘5+1’工业和宜宾市‘8+2’产业发展提供高质量技能人才保障。”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技术技能培训中心主任张娅表示。
而在距离实训中心不远的宜宾智威科技有限公司里,也有着单独的一栋楼,挂着四川(宜宾)智能制造技术技能实训基地的牌子。该基地是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与宜宾智威科技校企合作的成果。双方将以共建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形式,打造集研发、生产、培训、服务于一体的教学工厂。该基地与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设立“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宜宾分中心”,建设智能制造系统工程训练中心、“1+X”技能鉴定基地等项目。最终将基地建设成为四川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数控技术和工业机器人技术“1+X”省级认证中心、四川省智能制造员工能力提升培训基地。
“相当于学校将课堂搬进工厂,学院的老师们定期到工厂来授课,工厂的工程师等高级技术人才也要给学生授课。另外,学生还要进入工厂操作,也就是边学边实践,这样学生毕业时已经是完全符合企业用工要求的熟练工,完全零磨合期。对我们企业而言,无疑是很好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所以我们在前期愿意花人力和物力去做。”宜宾智威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蒋杰坦言,教学工厂这样的模式,是很受企业青睐的。
目前,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与华为公司、讯方公司共建的华为ICT学院已经培训8个班300人;与五粮液集团组建的五粮液技术与食品工程学院已培养白酒酿造专业学生1000多名。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达成职业教育东西协作战略合作协议,探索职业教育东西协作“1+1+N”新模式;与中国(丽水)两山学院合作建设中国(丽水)两山学院长江分院,开展生态价值转换GEP核算的人才培养和研究,与北京工商大学、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等院校的合作正在积极推进。
“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抓手,坚持需求导向倒逼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度参与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和学教研产城一体化试验区建设,抢抓宜宾市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建设三江新区和全国产教融合型城市发展机遇,全面实施政产企学研一体化发展的产教融合新模式,构建人才生态、科技生态、产业生态深度融合的产教融合新格局。通过产教融合发展,推动形成教育链、人才链与科技链、产业链深度跨界融合,探索建设特色鲜明的中国现代职业教育新模式,力争把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成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名校。”闫景丽表示。(王春艳)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