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记者从成都郫都区获悉:自3月出台措施允许商户商贩临时有序占道经营以来,截至日前,郫都区增加就业岗位61044个,中心城区餐饮店铺复工率达99%,全区设置临时占道摊点、摊区434个,允许临时越门经营点位13451个,大型商超占道促销点5个,允许流动商贩经营点30522个。
“变通政策”带来城市“烟火气”
5月30日一早,看着天气不错,郫筒街道文信路的肥肠粉店老板张建平把四张餐桌摆到了门口。自3月中旬重新开业以来,每逢好天气,张建平都会放几张桌子在店门口,“现在天气越来越热了,顾客都喜欢坐在外面吃。”
“变通政策”给小餐饮店带来利好,也让城市增加了“烟火气”。
“摆几张桌子虽然多挣不了多少钱,但好处是扯眼球,就像打了个广告,告诉顾客可以放心来。”张建平告诉记者,“允许外摆,现在生意已经能恢复到80%了。”
不远处的百姓佳肴家常菜也在外放置了几张桌子。“能多摆几张桌子生意肯定要好一些,允许临时占道这个政策确实很灵活。”餐馆老板何民介绍说,“餐厅外就餐的人比较多,才更能吸引食客前往,现在允许占道经营了,不会像以前一样因为违规出摊占道提心吊胆,并且出摊占道经营后收入明显增加了,很多同行朋友很羡慕我们这边规范的占道经营模式。”何民表示,做生意的同时各商家也会注意街面的卫生和秩序问题,多放了几个垃圾桶,尽量减少对行人的影响。
“措施出台后,我们通过进店宣传、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向商家、市民等宣传政策。在允许商家临时设置顾客等候区、就餐坐席等的同时,也要求商家履行好主体责任,做好‘门前三包’。同时,加密环卫公司保洁频次,无缝衔接收运商家产生的餐厨垃圾,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政策的实施。”郫都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大队一中队中队长闻海龙介绍。
柔性执法让城市更有活力和商机
成千上万充满烟火气的街边小店,往往最能“兜底”都市人的幸福感,而这些小店背后数量庞大的经营者、打工者,也是城市复工复产过程中不能忽视的个体。面对疫情,郫都以更人性化、更灵活的方式帮助商户商贩复工复产。这些措施从3月开始就在在部分区域试点实施。
“烟火气、人情味、包容性和城市有序治理并非绝对对立,只不过想要两者兼得更考验城市治理者的能力。”郫都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叶健说。
晚上6时,郫筒街道创智南一路的商贩逐渐多了起来。一位商贩的小货车拉了一车西瓜,他告诉记者,这几天天气热,西瓜卖得很不错,郫都允许占道经营,为他们提供了经营的场地,像他这样的商贩也在增加,只要自己勤快,各种小本生意都可以做,这又提高了大家的积极性。
“在不占用盲道、消防通道,不侵害他人利益,做好疫情防控和清洁卫生工作等情况下,我们允许商贩临时占道经营。”闻海龙表示,同时,在此期间,城市管理执法队员也将加大巡查力度,对商家占用盲道、消防通道等违规行为进行劝导、规范,努力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
何曼青 华西社区报记者 李玥林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