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湖
封面新闻记者 谢燃岸 图片由成都兴城集团提供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成都正在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如今,公园城市建设情况如何?作为公园城市骨架的天府绿道建设情况如何?如何转化生态价值,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成都的探索路径又是什么?
5月27日,成都青龙湖湿地,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 推进绿道生态价值转化”新闻发布会,成都市公园城市局局长杨小广,成都市发改委副巡视员祝小文,成都兴城集团董事长任志能对相关问题进行了介绍和解答。
青龙湖
目前,1.69万公里的天府绿道,已建成3689公里,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9.9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5%。公园城市的生态价值也正在转化,目前社会投资占比达70%以上。
天府绿道已建成3689公里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9.93%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成都天府新区时,首次提出公园城市理念,指出“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
两年来,成都的公园城市建设交出了一份怎么样的答卷?
“首先,我们构建了公园城市的支撑体系。”杨小广说。在成都,成立了天府公园城市研究院和公园城市建设发展研究院,开展了公园城市“两山”发展指数研究。科学编制了美丽宜居公园城市总体规划和街道一体化设计导则等30余项技术规范,初步形成公园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体系。还在加快推进公园城市建设条例等立法工作。
江家艺苑湖中亭
人们可以看到的是,是公园城市空间形态的擘画。
统筹推进“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成都成立了省级新区东部新区,推动城市格局由“两山夹一城”向“一山连两翼”转变。规划建设1275平方公里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和1.69万公里天府绿道,目前已经建成各级绿道3689公里,新增绿地面积3885万平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9.9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5%。
除此以外,还建立了覆盖22个区(市)县、3个产业新城的公园城市首批76个示范片区,推进锦城公园“筑景成势”,实施锦江公园“九大行动”,打造世界级城市名片。
“锦城公园作为天府绿道体系‘三环’中的重要一环,从‘产城人’到‘人城产’,‘城市中建公园’到‘公园中建城市’,‘空间建造’到‘场景营造’,是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标志工程。”任志能说。
江家艺苑湖区鸟瞰
天府绿道社会投资占比达70%以上
“百个公园”示范工程吸引社会资本170亿元
以“绿道+”模式推动“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探索“以道营城、以道兴业、以道怡人”的生态价值转化新路径。
天府绿道的生态价值转化情况如何?
杨小广列了一组数据:建立面向全球持续发布1000个新场景、1000个新产品的“双千”机会场景发布机制,加快培育山水生态、天府绿道等6大公园场景,打造江滩公园、新桥社区、夜游锦江等场景品牌120余个,五岔子大桥、城市之眼、香香巷等网红打卡点位380余个,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商业化逻辑,以设施租赁、联合运营、资源参股等多种方式实施全球招引,梳理项目招引机会清单2500余项……
青龙湖湿地公园
“成都率先创新了公园城市的价值转化。创新生态资源市场化运营模式,实施‘老公园·新活力’提升行动计划,加快公益性园林转型升级,联合专业机构深化锦城公园、锦江公园生态价值动态转化对城市功能品质提升研究,探索构建近期投入产出平衡、远期生态价值持续放大的长效机制。”杨小广说。
天府绿道的社会投资占比达70%以上,“百个公园”示范工程吸引了社会资本170亿元,占比56%。
“我们前期聚焦川西林盘、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锦城公园等市域特色生态资源,进行了一系列生态价值核算转化研究和试点项目。下一步,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完善政策保障体系。”祝小文介绍,天府绿道已完成投资341亿元。下一步将完善价值核算评估应用机制,健全生态产品市场交易机制,创新绿色金融服务供给机制。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