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评论|黑熊出没,如何科学防熊患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0-05-18 17:52 36246

□ 李晓亮

退耕还林,生态环保,保护野生动物,当然没错。特别是在环保一直是软肋,疫情肆虐与“野味帝国”并峙的当下,保护环境,保护动物,再强调都不为过。

只是,事有两极。一些极端情势下,似“生态太好、野物出没”,也会成为问题。比如,今天让人震惊的黑熊伤人,就让“人熊冲突”,成为不得不直面的新问题。

“四川江油黑熊咬死3村民,母亲送儿读书被袭身亡”。熊出没,熊伤人事故,此前也有。有数据统计,西安地区几年间熊伤人事件就有十几起。这还只是近年情况,更早期仅云南兰坪县发生的黑熊伤人和家畜事件就80多起。伤人,2003年全县只15起,2004年达到42起,2005年为24起……人熊冲突,在特定山区,绝非罕见。

但一般也多是财物损失,偶有伤人,如江油这次主动狂暴攻击,且接连致死三人,确实不多见。虽熊咬人原因未知,但三条人命已证实,此地恶熊出没,不能再以身犯险。

如反思事故,除第一人是途中偶遇,避无可避,后两起事件,如对防熊避险认识科学,足够警惕,防护到位,或不致造成如此严重悲剧。第二起是信息不对称,以为只是轻微伤人,而摸黑下山搜救反遇难;第三起则是家属情绪激动,在安全难保障情况下,暗夜仓促上山反遇袭。

虽村民表示近几十年,都未闻此地有熊患,但前两年,相距二十公里的邻镇确出现黑熊伤人事件。所以,当地是否有相当数量黑熊种群,人熊活动边界是否存在危险交叉,需科学勘明,并及时规划调整。

生态移民,刻不容缓。在此之前,当务之急,则是还有一头黑熊在外游荡。确保当地村民安全,不再出现搜山反被熊伤惨剧,是眼下第一要务。即便此次熊患危机解除,防熊知识科普和日常演练,也需纳入山区生活日常。除了野外偶然遭遇战,一般人熊争夺地盘的阵地战,背后还是人地矛盾。政府兜底,健全合理补偿措施,也是化解人熊冲突的关键。

除了山民,经常户外活动,对熊的基本习性,避熊常识,乃至万般无奈遭遇战时自保自救,也都应了然于胸,训练有素。进山可带防熊罐、防熊袋,防熊喷雾,有备无患。

评论 4

  • 天凉才是好个秋 2020-05-18

    你们说的那个有意思,是不是这个意思呢?

  • 勝禾リ者の高姿態 2020-05-18

    我葱真的太好看了!

  • 只为红颜倾城 2020-05-18

    这是哪个动物园啊????这怎么能关在一起啊???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吗???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