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快评 | 丝路十年,以互联互通开启共同繁荣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3-09-04 12:00 82867

□蒋璟璟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时光,风云激荡;十年建设,成就斐然。从蓝图擘画,到落地深耕。从大开大合的“大写意”,到精谨细腻的“工笔画”。十年来,中国已同151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时至今日,主张“开放包容、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一带一路”倡议,业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欢迎的公共产品。

基于时代性、历史性的深刻洞见,“一带一路”倡议应运而生,并延展为一项具备全球影响力的战略工程。回看“丝路十年”,我们首先应该看到,其有力呼应了中国经济供给侧、结构性的深度变革,汇聚了强劲的发展动能。面对新常态,需要挖掘新的增长点、谋求新的可能性。借助“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的开拓,产能转移和产业升级顺势而为,这打开了全新的空间。共建“一带一路”产能合作,实实在在促进了中国与沿线发展中国家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8月13日拍摄的位于江苏省如东县洋口港的江苏LNG接收站储罐区(无人机照片)。自2011年5月投产至今,接收站已经接卸了来自俄罗斯、秘鲁、卡塔尔等世界各地25个国家和地区的LNG船630艘,其中70%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华社发(许丛军 摄)

共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是核心要义。得益于一揽子的合作文件、商贸往来,资源要素得以在更广泛的场域范围内最优化配置。通过关键链路效率的边际改善,撬动全球经济活动的持续复苏,“一带一路”倡议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十年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速融入世界经济版图和产业分工秩序之中。不同国家都有各自的比较优势,诸如能源、矿产、加工制造能力或者“大规模市场”等等。在“一带一路”的架构下将之有机整合,释放出了无限能量。

这10年,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货物贸易额翻了一番,对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增长了80%。投入所产生的红利,正在加速显现。2023年,在外贸承压的态势下,上半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速接近两位数,占进出口总值比重提升至34.3%。一个基本的道理是,共建“一带一路”,给沿线国家带来了广阔的产业机遇和就业岗位,经济的增长转化为消费人群的购买力,这对于拓宽“中国制造”的销路,有着显而易见的意义。

△参观者在西博会产业成果馆西安展区参观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特别是置于当前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加剧的语境下,“一带一路”对于维护供应链稳定、助力世界经济“反脆弱”,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以互联互通回击“脱钩断链”,以更深的合作、更多的增量、更确定的增长,来建构起防范风险最可靠的屏障。“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国家之间相互尊重、求同存异、互惠共赢的合作范本,既是全球化新阶段的生动实践,也启发了全球治理向好的根本路径。

“丝路十年”,是宏图大展的十年,是收获满满的十年。“一带一路”是团结之路、共赢之路、希望之路。路越走越宽,那是越来越壮大的朋友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于更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让我们一起,沿路而行,感受十年巨变,共赴十年之约。

评论 7

  • 苦于取不出好听的名字 2023-09-18 发表于四川

    厉害了

  • 初夏691044 2023-09-07 发表于四川

    发展经济

  • 明哥 2023-09-06 发表于四川

    点赞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