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宋潇
对于家住武汉佳源花都小区的业主张雪(化名)来说,2月13日,是小区收到全国人民捐赠蔬菜的第一天,也是她看到全国蔬菜“到货”的一天。
小区网格群里一早就开始通知,这次到的蔬菜,足足有上万斤,业主们可以下楼去领,免费领。菜品很新鲜,有南瓜、冬瓜、莴笋,但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排队次序,小区人多,人与人之间得保持距离。
张雪一起床,就看到这条消息,她有些兴奋和感动,她说,“这趟出门领到菜,又可以待半个月了!”
全国捐赠蔬菜到货
小区封闭管理
出趟门全副武装
佳源花都小区,在武汉众多小区中占据一隅之地,位于东湖高新区光谷东方向,周围交通便利,高校遍布,拥有包括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武汉光谷中心医院、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等在内的完善医疗资源。
如果不是因为疫情,小区居民根本不用在上班购物、买菜做饭方面发愁。
2月10号,该小区实行封闭管理,按居民的话来讲,即完全不允许进出。实在需要上班的,可以到社区开具证明,而必要的生活用品,则可以在小区内部的超市购买。
张雪是该小区一个普通的业主,老家在外地,今年没有回家。留在武汉的日子,她独自一个人生活,常常出门一趟,得买好接下来一两周必需的生活用品,包括蔬菜、粮油,有些菜可以放在冰箱里冻着,但冻久了也会坏,想吃新鲜的菜,需要全副武装地出门,“社区工作人员也忙不过来,挨家挨户送不太现实。”
她告诉记者,佳源花都小区目前有12位新冠肺炎感染病例,都在医院隔离治疗。就在2月12日,业主们迎来一条好消息,一位新冠肺炎感染患者刚刚治愈出院,是12位感染病人中第一个治愈的。
按照张雪的描述,目前武汉每个社区都划分了网格群,详细登记身份信息和活动轨迹,按照楼栋和单元区分,社区工作人员都在群里,每天汇报疫情的情况和进展,有无新增,有无治愈病例,信息都会实时在群里更新。
张雪所在小区的蔬菜团购群
一份来自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的通知显示,如果该辖区有在外人员需要返回武汉,除保障疫情防控、公共事业运行、群众生活必需和经批准的重大工程以及重要国计民生相关企业等方面从业人员可以允许,其他人员需要保证无发热、干咳、气喘、拥有固定住所、并在社区进行登记填写申请表之后才能允许。
领菜一人一袋
排队须间隔两米
2月13日,小区网格群闪出一条消息,“小区收到来自全国人民捐赠的蔬菜,有两三万斤,等会分装了再分给大家!”
这让张雪喜出望外。要知道,她这几天在家里虽然在尽可能地自己做饭,变着花样地弄自己喜欢的菜,但新鲜蔬菜仍然需要省着吃,因为出门一趟并不容易,每次还得大包小包地独自扛回家。
蔬菜“到货”了,如何领取,成了问题。在佳源花都小区,上万斤蔬菜由专人专车运送到,然后由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卸货、搬菜、分装。志愿者,其实是留在小区的业主们,自愿报名去帮忙。
这些印有“昭通蔬菜”字样的捐赠物品,种类丰富,有南瓜、冬瓜、莴笋、土豆、白菜苔等各种菜品。领的时候,一人一袋,不需要提前预定报名,只用在小区网格群里“告知”一声,不管是买了房子的业主,还是租房的,都可以领取。
张雪排队间隙,每个人都间隔两米左右的距离,临近还会有人喷洒消毒液。不同人佩戴得口罩也不同,但都很自觉地保持距离。
有些菜没吃过
网上找捐赠地网友“取经”
此前,网上曾传出一份有趣的对话,有湖北市民在收到各地捐赠的蔬菜后“犯了难”,因为没见过娃娃菜,也不知道“儿菜”是什么,一时竟不知道如何烹饪。
张雪称,虽然她不是武汉本地人,但这些发生在身边的趣闻,自己也时刻关注着,“比如对于儿菜,我就没见过,领到也不知道如何吃。”
她当天就领了包括冬瓜、莴笋等蔬菜,她告诉记者,菜品都很新鲜,但来不及多挑选,“因为离得很远,拿到了就必须快点走。”
而在小区网格群里,公布有取菜时间、序号和顺序等相应通知。与其说是通知,还不如说是攻略,在业主们看来,虽然超市就在小区内部,但在疫情防控期间,领取蔬菜还是得规避一些风险。
于是,一套不成文的“规矩”就这样产生。业主们以“2米排队”的方式领取,这个过程中,大家处于零交流状态,也未发生任何意外。
在分完所有蔬菜后,小区业主们对全国人民的捐赠表示感谢,他们也不确定这些菜是哪儿来的,看到分装盒上昭通、西安等字样,他们猜测白菜苔来自云南昭通,土豆来自陕西西安。
也有业主提出质疑,“前两天刚刚看到新闻,海南的三个中学女生,募捐采购发货,两天就发给武汉,都是冬瓜南瓜,说不定是她们。”
对于好心人的感激之情,张雪在朋友圈写下这么一句,“原来今天的南瓜冬瓜是这么来的,有你们真了不起!”
(受访者供图)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