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都一路往北,过了四川北大门广元后,大山绵延不绝,川陕由此分界,西成客专的使命,便是将两地紧密联系起来。
5月10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航拍团队深入西成客专四川段,航拍一站一桥:剑门关车站、嘉陵江特大桥。
嘉陵江特大桥,是西成客专穿越秦岭隧道群后,在四川的第一座高架,横跨京昆高速和宝成线路,堪称西成入川第一景。
从空中俯瞰剑门关车站,外形和蜀道剑门关如出一辙,站台上的检测车来来往往,站房主体完工后,工人正忙碌收尾。
今年开通的西成客专,也是从2014年至今,继成绵乐、成渝高铁之后的第三条高铁,四川交通的大发展可见一斑。
入川第一景
横跨京昆高速、宝成铁路
10日上午,航拍团队从广元市区出发,半小时车程后,便来到西成客专四川段代表工程——嘉陵江特大桥。
无人机缓缓上升到百米高空,留下的画面让人震撼:绵延的山地间,宽阔的嘉陵江缓缓朝南流去,G5京昆高速川陕段高架桥,随着嘉陵江弯曲延伸。在嘉陵江面、高速路桥上方,一座笔直的高速铁路高架桥,翻山越岭一路向前。
接着下降无人机高度,便可以在画面中看到,蜿蜒的嘉陵江畔,也有一条顺着嘉陵江走势的铁路,每隔数百米,就会有防护掩体罩着它。
没错,这就是目前成都至西安的必经之路——宝成铁路,从成都坐火车到西安,目前最快要10个小时。
嘉陵江特大桥跨江而建,全长约1.7公里,每个桥墩的直径约7米,高42米左右,加上11米高的箱梁,整个高架桥约53米高,无论是在桥下仰视或高处俯视,都有点“高大上”的味道。
嘉陵江特大桥,也是未来西成客专穿过秦岭隧道后,进入四川广元境内通过的首个高架桥。
试想一下,旅客在穿越冗长的秦岭隧道群时,必然感觉窗外枯燥无味,出了隧道群后,视线将豁然开朗,嘉陵江沿线美景一览无余。
等待通电调试
铁路铺轨精度用毫米计
紧接着,记者登上嘉陵江特大桥,现场施工工人正在忙碌施工,双向的高速铁路轨道已经铺设完毕,空中的电力接触网也已安装完毕。
中铁十九局集团五项目部经理高帅告诉记者,今年初,嘉陵江大桥的铺轨正式完成,目前正处于静态验收的第二阶段,下一步便是通电乃至联调联试。
这是高帅在西成客专工地上的第三年了,作为一个从业21年的铁路人,他也见证了铁路技术的革新。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电气化铁路主要是有砟轨道,高速铁路则是无砟轨道,后者可以让列车运行中不颠簸,乘客感受不到一丝震动。
他说,西成客专便是无砟轨道,使用的无缝钢轨,铺轨很有讲究:每一根钢轨五百米长,从外省制作好运到施工现场,再利用专业机械缓缓放到道床上。
“高速铁路对轨道的要求很高,因此铺轨的误差是以毫米为单位来计算的。”高帅说,正是因为技术要求高,铺轨便比较费时,铺设一组钢轨需时40分钟左右,每天可以铺设5-6公里。
神似剑门关
剑门关车站主体已建设完毕
离开嘉陵江特大桥后,航拍团队又来到了广元市剑阁县,到剑门关车站一探究竟。
按照此前规划,除开接入既有广元和江油站外,西成客专在川内新建有中子、剑门关、青川、江油北4个车站。陕西段设有西安北、汉中等10个车站。
剑门关承建方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四川段新建的四个车站中,剑门关车站是最大的一个,并且在造形设计、内部装饰上别具匠心。
从空中俯瞰,剑门关车站的顶部,有一个古色古香的门楼,和著名的剑门关景区神似,“剑门关车站”五个大红字已经安装上。车站大厅后面,便是整齐的站台和轨道线,蔚为壮观。
记者看到,剑门关车站站前广场已经完工,包括路灯、地砖都安装完毕。进入车站候车大厅,工人已经将两台安检设备搬运到位,只待安装,在车站检票口,四台新式的检票设备已经到位,两位工人正在拆封安装。
过了检票口,顺着楼梯便到了车站站台,站台上的照明、护栏都安装好了,周边护坡也施工完毕,只剩下安装指示牌。
该负责人介绍说,剑门关车站是两站台,可容许四趟列车同时通过或停靠,这也是为了保证西成客专可以双向行驶。
工程车正在测试
今年内成都三小时抵达西安
在剑门关车站探访期间,一阵阵鸣笛声突然传来,不过它并不是动检车,不是大家俗称的黄医生,只是普通的一个工程测试车。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西成客专陕西段将于本月下旬正式进入线路联调联试阶段。同时,因为四川段比陕西段晚开工,目前正处于静态验收阶段,不过好消息是,最快在下月通电。
在正式通电后,西成客专将会迎来联调联试,距离正式开通运营,已经不再遥远。
目前坐火车从成都至西安,最快都要10个小时左右,设计时速250公里的西成客专通车后,成都至西安的用时,将缩短至三个小时。
早上在西安吃一碗羊肉泡馍,坐上动车,3个小时后抵达成都,来一顿地道的成都火锅,游玩一番。晚上,再坐成渝高铁到重庆,看看朝天门、洪崖洞,游览长江景色。
如此惬意的生活,将随着西成客专今年的开通,成为川、渝、陕三省居民触手可及的现实。
跨省播报
川陕第一隧道 三十个月方打通
从5月10日起,华西都市报联合华商报推出“直击西成客专”系列报道,华商报记者发回了川陕第一隧道的施工记实。
从四川向北,秦岭和大巴山是必须逾越的天堑,西成客专毛毛山隧道位于大巴山区,它的北侧是陕西省宁强县关沟村、它的南侧是四川省广元市转斗乡。
独特的地理位置,让毛毛山隧道获得一个别称“川陕第一隧道”,隧道全长1958米,在陕西和四川境内各979米,各自一半不多不少。
华商报记者采访得知,毛毛山隧道地处大巴山区,由于洞口段位于坡积膨胀土地层,土层较浅,稳定性差,极易造成坍塌,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
针对复杂的地质地貌,负责隧道施工的中铁三局西成客专项目部,为克服断层带、岩石破碎、涌水、夹土夹石等困难,采用短进尺、强支护、弱爆破等方法,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两次穿越了地质破碎带、断层带。
经过30个月的辛苦施工,施工人员终于打通这一出川入陕的第一通道。目前,隧道已完工,只待联调联试和开通运营。
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记者 谭曦 李智 摄影报道
评论 14
黑色小调 2017-05-12
为。。。为我自己的专业骄傲一波?
川普大哥 2017-05-12
给大家讲个笑话 西安到成都高铁三小时
小洛 2017-05-12
视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