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麒麟”王赛代表恩波格斗出战“昆仑决”。
拳头是什么?
拳头是“格斗狂人”徐晓冬砸在雷雷头上的那玩意儿,一拳击起千层浪,关于传统武术和现代格斗之间的纠葛,至今风暴未息。号称“MMA第一人”的徐晓冬怀有炒作目的,这一点他在接受公开采访时也没否认。他之所以成为一个焦点人物,其“打假”和“揭黑幕”的说法倒也颇得人心,如果说这场闹剧有它的好处,不少武林中人已达成共识,那就是在2017,武术和MMA都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关注就是生产力,对传统武术和综合格斗来讲,这是事实,但它们必须熬过那段黎明前的黑暗。
在恩波先生眼中,拳头既是一种能力的证明,也是他旗下上百号MMA(综合格斗)青少年的生存、就业之道,这些青少年其实大多是来自边远山区的藏、羌、彝族特困生甚至孤儿,作为四川省武术协会副主席,恩波同时还是一位慈善家,他本着“授人以渔”的观念,收养、教育、格斗培养一条龙,打造了一支公认的、国内最大规模和很高水平的MMA梯队。
这支“最强梯队”,就在成都。
从怎样制服一个罪犯说起
8岁丧父,出身贫寒,生于藏区黑水县的恩波打小是个苦孩子。他18岁就开始练习散打,成为一名武警战士后,1980年,在武警阿坝州支队举行军事大比武中,荣获“单双杠、擒拿格斗”双冠军。这位练家子至今保持着锻炼的习惯,有时候甚至还可以在自己的格斗馆里,向年轻选手们亲身示范格斗动作。
2000年,他创建了阿坝州第一支武术散打队,这就是恩波格斗俱乐部的前身,经十数年发展,目前俱乐部拥有投资上千万元,面积达4000平方米的室内训练基地,是国内武术俱乐部中条件最好、设施最齐全、场地规模最大的之一。
由散打队演进为现代MMA俱乐部,这其中贯彻了恩波崇尚实战的理念。忆往昔,恩波提到一桩旧事,当年在武警部队练习擒拿术时,他曾与教练发生过一次争论——那是一个“反肘扭臂”的动作示范,当时制服罪犯的经典动作,但是恩波有不同意见,他认为擒罪犯,可能需要先击倒,让其丧失反击能力,“反肘扭臂”真的有用?为了说服教练,他干脆先让教练擒拿,然后示范他的反击术,这一幕,让他当时的教练面子很挂不住……如今再次提及往事,恩波笑着说:“一方面说明那时候我年轻,不懂事,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我那时候就在摸索武术实战了,有的花架子,真的没用。”
所以,2014年,恩波俱乐部正式迈进MMA领域,从俄罗斯达吉斯坦共和国高薪请来的7位MMA外籍教练,也因此长驻成都。
“我们俱乐部现在人员超过160,一线MMA选手42个,连厨师都有6个,一大家子人!”恩波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手一挥,甚豪迈。而他十多年前就开始收养的孤儿和特困家庭子女,如今已逾300,其中一些是现役MMA选手,一些则成为教练、武警战士、安保人员,格斗的一技之长,让当年的苦孩子们有了谋生的本领。
中国MMA市场前景光明
一个徐晓冬,激怒了整个武林,发展至今更像一场一地鸡毛的闹剧。不过,MMA的实战性因此被更多的人所得知,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对于“格斗狂人事件”,恩波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予置评”。
不过,对于方兴未艾的中国MMA事业,恩波表示非常看好。当年退伍后,与好友唐罗等人做建筑生意,挣得第一桶金后,有一天他俩在一起谈心,“兄弟,我们现在挣的钱,可能够用一辈子了吧?”恩波说,后来成为恩波格斗俱乐部总经理的唐罗回答:“我晓得你的意思,我们这辈子肯定不只为了自己,你要搞你的武术俱乐部,我当然会尽全力支持。”
体育扶贫,精准慈善——这是恩波俱乐部一直在践行的八个字。
作为回报,16年来他们培养出了大量的散打冠军和武术高手,近年则涌现了金腰带获得者苏木达尔基、MMA世锦赛第四名俄勇等明星选手,“火麒麟”王赛和新生代格斗之星宋亚东、刘平原等名将也已签约,披上恩波格斗的战袍。
MMA强在何处?恩波每次都掰着手指给媒体记者们数,“拳击、摔跤、柔道、跆拳道这四个奥运项目,再加上泰拳、和巴西柔术,融合在一起,成就了现代格斗术MMA,这是勇敢者的游戏,也是市场前景非常光明的格斗项目。”
近几年来,由于在建筑等其他行业的投资并不顺利,恩波俱乐部的经营也遇到了新的挑战,总经理唐罗说:“过去,我们是无私地把其他项目的利润,几乎全部投入格斗俱乐部的运营,包括帮助那些贫困线挣扎的孩子。但现在看起来方式必须要改变,国家也提倡放开搞商业体育赛事,而MMA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今后几年我们希望能够以运作商业赛事来支撑俱乐部的发展。”
有消息称徐晓冬“已道歉”
“格斗狂人”服软了?
“格斗狂人”徐晓冬遭遇KO,不过这一次他的对手,是微博小秘书。8日,遍寻新浪微博,你再也找不到此前粉丝数量呈井喷状的“MMA徐晓冬”,就像风吹过,瞬间了无痕。
8日下午3点多,据一家门户网站转发的报道称——传统武术痛恨他出言不逊,现代搏击的不少选手也鄙夷他,因为他的约架轰动性远远高于那些运动员流血流汗的正式比赛,徐晓冬坦言自己“腹背受敌”。方方面面的压力之下,徐晓冬终于低下高昂的头,他服软表示:“太极拳是很伟大的,是一面旗帜,我无比崇敬太极拳,我的恩师梅惠志是练八卦掌和摔跤的,我也是传统武术弟子。”徐晓冬进一步解释说:“太极的苏建平老师说得很对,我可以打假,打一个点,但不可以打一个面。我的错误就在于性格太张扬,没有体会到大家的感受。苏老师的话会改变我后边(的行为)”。
报道中的一个关键人物,是苏建平。笔者查阅了新浪微博,确有一“太极苏建平”的ID,关注197,粉丝1812,简历为——陈家沟陈氏太极拳第二十世传承人;世界太极拳联谊会执行会长;TMCC太极格斗创始人;《太极说》主持讲师。在其个人微博中,5日发的一条确与徐晓冬有关,图文并茂。不过有意思的是,网友们似乎又找到了激辩的新战壕,在新增的数百条评论中,大多与徐晓冬有关,依然呈众说纷纭状。
本报记者已关注并通过私信发出了采访申请,截至发稿前尚未有回复。
本组稿件采写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贾知若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