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记者 王国平
4月26日上午,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下水仪式今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举行。
7年前,中国从乌克兰购买的“瓦良格”号经过完善改造后,在2011年8月10日出海试航。
中国的航空母舰,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借鉴改装到自制的发展之路。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除瓦良格外,中国还买进了3艘退役航母,其中1艘被拆了,另2艘改造成娱乐设施。
这三艘退休航母,对当时中国近距离观察航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年还是年轻军官的的张召忠回忆第一次看到买进的退役航母“墨尔本号”时说:“当时就看到一个十几层楼高的大家伙在那里。我们所有人当时都是第一次见航母,什么也不知道。别说弹射器,我当时连航母上的鞭状天线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墨尔本号”:航母启蒙
墨尔本号是中国购买的第一艘退役航母,也是目前为止唯一的一艘欧美系航母。由于各种机缘巧合,墨尔本号由一艘“废船”完成了对中国海军和军事专家的航母启蒙。
墨尔本号原属英国海军,是英国在二战中应急设计的巨人级护航航空母舰。 1945年下水,由于生不逢时,没能赶上二战,既无战功又无威名。
二战后,英国大量缩减海军力量。作为英联邦成员,英国做了顺水人情,以10英镑的价格把它卖给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将其改名墨尔本号后,用美国技术进行改装,添置当时最先进的蒸汽弹射器、修改斜向跑道等,成为当时澳大利亚的海军旗舰。
1980年环太平洋演习中的美国海军“企业”号和澳大利亚“墨尔本”号航母。
但墨尔本号却接连出事,引致许多人员的伤亡和不必要的损失,澳大利亚海军对其彻底失望,墨尔本号于1982年进入退役役封存。当时澳大利亚方面已经基本拆毁了所有装备和电子系统,还将该舰尾舵焊死成一个固定角度,仅剩下壳体,此后“墨尔本”号被作为废铜烂铁开始拍卖。
1985年3月,广州造船厂通过华联船舶有限公司,经投标向澳大利亚购买了这条军舰,并准备与广东中山市拆船公司联合对其拆解。据称,当时双方砍价就砍了小半年。
一位当年参与拖回航母的知情者陈惠章老人后来回忆说,1985年5月,航母购后先停在万山群岛,再运到中山港。
由于当时中国没有大船可用,他们就请来一艘1.2万吨的大拖船和几艘小吨位拖船作为牵引,趁着涨潮,一点点往前移。“墨尔本”号从万山群岛走到中山港,短短30海里航程,共花了三四天的时间。
“墨尔本”号刚到中山港时的情况。
据后来媒体解密报道,墨尔本号抵达中山港后,拆船厂的一位军代表上船参观,居然发现军航母甲板上的弹射器和拦阻索等关键设备还在。虽然这位代表当时并不认识这些设备,但他还是立即通知了海军总部。
海军装备部也注意到这一消息的价值,临时抽调由不同专业人员组成的30多人前往参观。
当年还是一名年轻军官的张召忠回忆当时的情景称,第一次见到墨尔本号是在下午。“当时就看到一个十几层楼高的大家伙在那里。我们所有人当时都是第一次见航母,什么也不知道。别说弹射器,我当时连航母上的鞭状天线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张召忠说,当时他和大多数同事都只有三十出头,对航母的研究热情很高,所有人都申请延长调研时间,住进了附近闷热的工棚,开始一个舱室一个舱室地调研种种细节。调研组成员一人一个手电,在十几层楼高的船舱内测绘,逐步了解了一艘现代航空母舰的主体结构和舰上各种主要设备。
可以说,澳大利亚那次对墨尔本号得改装,客观上使中国海军接触到了当时航母最先进的弹射、拦锁等技术。
除了军事专家当时还有很多市民登船参观。当时的猪肉每公斤才卖1.8元,单人参观门票竟要3元,但前后仍有1万多人次前来参观,为船厂带来不少的额外创收。
当年9月,拆卸工作开始了,前后共用了9个月。这是中国第一次拆航母。
张召忠说,那次调研虽属偶然,但在当时中国海军高层,早有富于远见的领导人给予航母极大的关注。
两年后,也就是1987年5月,在离中山港不远的广州,为先期培养航空母舰及其编队指挥人才,经中央军委批准,海军决定在广州舰艇学院开办首届也是至今唯一的一届“飞行员舰长班”,毕业的9人如今已是海军各部队的中高级军官。
“明斯克号”:几经辗转落户中国
中国购买的第二艘退役航母是俄罗斯的“明斯克号”航母。准确的说,到了中国已经是“三手”了。
明斯克号航母原本是前苏联基辅级中型航母的第二艘,1979年被调到太平洋舰队,母港就设在海参崴,也是冷张时期的著名代表。
苏联解体后,明斯克号的后勤保障维修船厂,分给了乌克兰,俄罗斯仅得航母。
当时俄罗斯的经济尚在“休克”阶段,无力维护花费巨大的航母。1995年,俄罗斯做决定将太平洋舰队吨位最大的两艘航空母舰明斯克号与新罗西斯克号当废铁卖给韩国大宇重工集团,总价格为 1300万美元,其中明斯克458万美元。在两艘航母被拖船牵出海参崴港湾那天,俄罗斯官兵前去送行,有的还流下了眼泪。
明斯克号服役时的照片。
由于当时两艘航母还在壮年时期,完全可以继续用于军事用途。俄韩交易的前提就是韩国必须把船体拆解成2平方米左右的钢板并且不能用于军事目的。
但当时韩国和美国都抱着“偷窥”的心理,仔细研究了两艘航母上的遗留技术。这对美国分析苏系航母起着重要作用。最后在俄罗斯的一再催促下,诺沃罗西斯克号航母首先韩国人的焊枪下变成废铁。
但对于明斯克号,韩国一直拖延解体,企图加以整修编入海军。就在韩国跃跃欲试的时候,亚洲金融风暴席卷而来,想要通过修复“明斯克”实现航母梦的韩国无力承担巨大的开销。
1998年听说中国企业有意购买后,韩国便以530万美元的价格甩卖脱手。
1998年9月明斯克号从韩国丽水港被拖到广东东莞沙田港,1999年8月又拖至广州文冲船厂,进行封闭式大规模修整与改造。2000年5月,明斯克被拖往深圳沙头角海滨,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当时也是唯一)的由四万吨级航母改造而成的大型军事主题公园,并改名“明思克”。
2006年前后,封面新闻记者曾登上了这艘大船。船上集旅游观光、科普教育、国防教育于一体。航母与陆地用近10米宽、90米长的军用舟桥相连接。当时甲板上摆放着中国早已退役的“强5”等战机。船舱内部,有多种互动军事游戏和航模展览,定时还有俄罗斯姑娘的歌舞表演。
在深圳时的“明思克”航母公园。
明思克在深圳近20年。后由于受资本方贷款及担保影响,相关银行向法院提出让明思克航母公司破产还债的申请,并进行拍卖。
2016年,明思克进过再一次整修后,新公司将其安置在南通,当地媒体报道称“以航母为基础,南通苏通科技产业园将有望崛起一座新景点”。
“基辅号”:九家竞拍 谈判两年
中国购买另一艘退役基辅级航母为“基辅号”,是前苏联“基辅”级航母的首制舰。它建造于1970年,服役间曾出访印度、朝鲜和阿尔及利亚等国,一度是前苏联海军的象征。
一度是苏联海军象征的“基辅”号航空母舰。
“基辅”号航空母舰曾在1985年返厂进行大修,苏联解体后,基辅号面临和明斯克号同样的究竟,由于无力维护,1993年6月30日后因状态较差停止使用,到了1994年便直接退役。
此后俄罗斯再次将“基辅”号作为废金属拍卖。当时共有来自美国、印度等国家九个买家参与,最后中方竞拍成功。
有说法称,购买“基辅”号历史两年,经历了无数轮考察、谈判才达成协议。
2000年,由上海救捞局“德意”号拖轮拖离俄罗斯维佳耶夫军港开始启程,途经大西洋,绕好望角,穿马六甲海峡进入中国的南海、东海、黄海驶入渤海湾。经过100多天的旅程后,基辅号抵达中国,随后便进入整修阶段。
据当时天马拆船工程有限公司的有关人员透露,购买“基辅”号航空母舰的总货款达到840万美元。当时,该公司在与俄罗斯国防部签署的协议中曾约定必须将该航母拆除。
天马公司当时进口“基辅”号航母的目的的确为了拆解废铁,当时国家环保总局发给他们的“进口废物批准证书”是按6万吨废船批准的。环保总局曾表态:基辅号必须拆除。但当时天津很多群众致电、致信,希望旅游部门能将这艘航母开发成为旅游景点。
最后在有关部门的协调下,基辅号得以保留,如今已成为天津滨海航母主题公园。
天津滨海航母主题公园(图据网络)。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