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劳动节:盘点废墟上的“淘金者”

封面新闻 2017-04-27 16:24 7034

裸露扭曲的钢筋、破碎凌乱的砖块、肆意飞扬的尘土、腐烂熏人的垃圾……你我所捂嘴而避之不及想要逃离、排斥的地方,却是废墟“淘金”者生活的点滴来源。图为2013年4月1日,太原,“淘金者”们通过敲打工地上的水泥块,敲出里面的钢筋卖钱。图片作者:马俊明/视觉中国

也许,生活的贫困于他们而言,更为切肤、深重。但正如食指的那首诗:“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图为2013年4月1日,太原,“淘金者”们通过敲打工地上的水泥块,敲出里面的钢筋卖钱。图片作者:马俊明/视觉中国

2014年2月12日,春节尚未过完,郑州一城市周边的村庄拆迁工地上,两名拾荒者在废墟中寻找可以回收的钢筋。废墟后面,是已经建成的城市高楼。城镇化,城市化,新型城镇化,都市村庄,村庄,农村,住宅,城市发展,摊大饼,农民进城,拆迁,废墟,城中村,改造,钢筋,农民工,民工,低收入群体,家园,失地,家,无奈。图片作者:沙浪/视觉中国

2014年2月22日,石家庄二环附近的许多城中村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热闹,依稀可见几个稀稀拉拉的人家,正在施工而拥挤杂乱的路面、拆了一半的二层小楼……与周围的现代化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图片作者:燕赵都市报 陈建宇/视觉中国

2014年3月7日,西安市民乐园步行街,一个拾荒者进入围挡内捡拾垃圾。近半年的时间里,围挡内再也没有人施工,而过往路人只能绕围挡而行,围挡周边近百家商户的生意都受到了影响。图片作者:华商报/视觉中国

2015年4月10日,浙江绍兴,几位来自河南、安徽等地的拾荒人早早地跟着两台挖掘机,来回穿梭地在起重臂下捡拾废旧金属垃圾。图片作者:瑞昌/视觉中国

2015年05月07日,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江村沟垃圾填埋场,共有一百多个人在此拾捡垃圾,以此为生。你我所捂嘴而避之不及想要逃离、排斥的地方,却是他们生活的点滴来源。奇怪的是,他们对于镜头竟毫无避让、躲闪,只是匆匆瞥见之后便继续埋头工作。图片作者:小武/视觉中国

2015年12月04日,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文兴路金昌盛歌城拆除工作全面铺开,曾经热闹的“金昌盛”退出了历史舞台。拆迁现场,众多“淘宝人”蜂拥而来。图片作者:邓寅明/视觉中国

2015年12月05日,山东省济南市,气温接近0℃。在槐荫区吴家堡镇肖家屯村北侧一处自发形成的建筑垃圾露天堆场里,年近60岁的老吴是这里的常客。多年前他从河南老家来济南收废品,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了这里,便在此“安营扎寨”。图片作者:视觉中国

2015年12月05日,山东省济南市,每当有运送建筑垃圾的渣土车开来,淘金者们就会一拥而上,他们的“淘宝权”是以每天10元钱的价格买下的。淘到的编织袋清洗后,每个能卖1毛钱;淘出来的钢筋拉直后,用绳子捆好带到废品收购站过秤……这样下来,收成好的时候每天能赚百元左右。图片作者:视觉中国

2016年01月09日,安徽省蚌埠市,垃圾村常年靠回收垃圾生活,他们的环境都为垃圾包围。图片作者:郭广杰/视觉中国

这位“淘金者”喜欢把废弃的东西变的有价值,他经常会去废品站收购农具,收购的农具不卖,放在家里展示,而且他喜欢寻找老铁,他称老铁不含碳使用起来方便。图片作者:刘伟俊 腾讯大燕网/视觉中国

2017年2月14日,郑州市西三环与陇海路附近,透过高低不平的建筑垃圾向里张望,许多上了年纪的老人们正在里边忙着砸钢筋。据说一斤钢筋能卖五毛钱,好的话一天能砸三四十斤。图片作者:视觉中国

2017年02月18日,辽宁省沈阳市,时至中午,徐延信已经捡拾了有几十斤的废钢筋,他将短的放进电动车的车筐里,长的捆绑在后车架上。收拾好大锤和二齿钩,推着电动车准备离开。临走前笑着和记者说:“今天一上午捡的这些废铁能卖二十块钱,够孙子吃一顿肉了。”图片作者:黑与白/视觉中国

2017年02月19日,湖北省襄阳市,在当地一处旧城改造区域,一8旬老汉在住户已经搬迁的区域拾捡玻璃,8分钱一斤卖给废品回收站。图片作者:杨东/视觉中国

当地时间2017年2月9日,印度新德里,新德里每天都会产生超过9000吨垃圾,其中将近50%会被拾荒者分类回收。作为全世界拾荒者最多的地区之一,新德里有超过500000名拾荒者,甚至有极大一部分是年龄低于14岁的儿童。图片作者:barcroftmedia/视觉中国

当地时间2017年3月2日,英国谢普顿马利特,当地一家废旧车辆处理厂1955年开始经营,专门处理废旧钢铁和有色金属,压制加工后用于金属制造业及出口钢材。由于中国钢材需求量日益加大及脱欧带来的影响,英国废旧金属的价值也在不断提升。图片作者:Matt Cardy/Getty Images

2017年3月14日,浙江嘉兴。在东栅一处拆迁工地上,来自四川资阳的农民刘扬国带着妻子蓝兴碧利用金属探测仪寻找地下钢铁。这种金属探测器为长约一米、一端配备直径约30厘米的圆盘,由6节5号电池供电。可探测地下1.5米深以内的所有金属物品,一旦有金属物品探测器便发出“嘟嘟”警示声,根据金属数量多少,警示音大小及仪表指针均会发生变化。图片作者:照真达俗/视觉中国

2017年3月14日,浙江嘉兴。搬运几趟后,蓝兴碧的双手粘满油污。图片作者:照真达俗/视觉中国

2017年3月14日,浙江嘉兴。老刘挥动着铁锤,嘴里喊着号子。老刘今年也是64岁,他来嘉兴十多年了,以前在工地上班,随着年纪增大,用他的话说,人老遭人嫌,没有要了。但他认为自已还能干,一般体力活,年轻人都无法比。图片作者:照真达俗/视觉中国

本文由封面新闻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授权合作请联系:mp@thecover.cn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