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伍雪梅 实习生 朱虹洁
高考结束时,考生走出考场(方勇摄)
2019年,普通高考宜宾市参考人数31753人,一本上线5096人,清华大学录取6人,北京大学录取4人,创历史新高。宜宾教育为何能屡创新高?是什么让宜宾高中教育“旧貌换新颜”?近日,封面新闻记者走进宜宾多所高中学校,探访宜宾教育质量提升的历程。
近年来,在宜宾市委市政府政策扶持、各学校不断探索教育管理方法、学校教师们的精心灌溉、家长们的努力配合、学生的勤奋努力下,宜宾教育正在逐步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宜宾教育这棵“参天大树”上,硕果累累,在新时代下,展现出新面貌、新发展,为宜宾建成四川省经济副中心增添动能。
宜宾清华、北大学子寄语学弟学妹。(左起:曾净、杨健辉、李林熹、吴朝旭)(方勇摄)
铸就英才 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在宜宾,各学校营造的良好学习氛围,为铸就英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今年,宜宾市第一中学校(简称“宜一中”)2016级理科基地班今年考上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学生有4名,无一不与良好的学习氛围、适合自己的学习规划和方法、坚持不懈的努力有关。
在今年高考中被清华大学计算机类专业录取的杨健辉,是宜一中2016级理科基地班毕业学生。高二假期,他参加了清华大学组织的暑期学校,高三寒假参加了北大组织的冬令营,表现优秀,考评获A等。除此外,他还参加博雅计划考试,获得北大10分加分,最终在他看来,自己的成功,少不了良好的年级学习氛围帮助。“我们年级大有百家争鸣之势,成绩排名总是此消彼长。”
该班级另一名学生吴朝旭,被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专业录取。正如自己名字所表达的“早晨的太阳,永远充满着希望”的含义一样,他永远保持着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在北大博雅计划考试中,他获得5分专业加分,考上北大。“在基地班里,我们讨论问题的氛围很和睦,数学课像辩论赛般畅谈一题多解,日复一日地和同桌分享好题也是别样的快乐。”吴朝旭说,自己很高兴在学校结识了这么多志同道合的同窗好友,也非常感恩在基地班里所受的教育。“对于我而言,我很幸运能在这关键一年有父母和老师一路相伴,是他们的坚持呵护了我的坚持。”
此外在今年的高考中,宜一中的考生曾净通过高考和自主招生考试“两条腿走路”,参加了清华和北大的自主考试,获得30分加分,被清华大学录取;考生李林熹在学习上刨根问底,每天坚持体育运动调整心态,被评为四川省优秀学生,高考以705分被清华大学录取。来自宜宾市翠屏区翠屏棠湖学校(简称“翠屏棠湖学校”)的周永潇被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录取,他创造了近年来宜宾学生首次高考突破700分,首次清华北大文考硬上线的记录。
周永潇和学弟学妹合影(伍雪梅摄)
创新突破 不断探索教学新路径
除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宜宾各学校积极探索教学新路径,取得新突破。
作为宜宾高中优质教育的代表,历年来,宜一中重视特尖生培养并卓有成效,成立了特尖生培养领导小组,制定了基地班三年发展规划,选聘优秀教师组成基地班教师团队,并在政策、资金、教师评优晋级、外出学习等方面向基地班教师倾斜。一系列措施下来,在今年的高考中宜宾市一中取得了优异的高考成绩。2016级理科基地班今年共有30人参加高考,考入清华大学3人、北京大学1人、复旦大学1人、上海交通大学1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人,升入985大学21人、211大学5人、一般重本4人。高考裸分最高分699分,最低分625分,平均分671.5分。
据宜一中2016级理科基地班班主任和物理教师吴德超介绍,他们班注重班级文化建设,以班级文化建设来促进班级管理,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此外,针对学校理科基地班的特殊情况,该班的教师、家长一般会提早研究高校招生制度和清北复交等名校的特殊类招生制度,并结合自家学生的实际情况,规划学生考入名校的途径,同时让学生高考、自主招生两条腿走路,以高考为主,自主招生为辅。
宜宾市第一中学校校园一角(资料图)
翠屏棠湖学校也有着自己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据该校年级主任杜东洋介绍,学校一贯秉承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在教学上,采取“三加一模式”优化课堂结构和提高课堂效率。在德育方面,在入学时就让学生和父母相互写一封信,学校每周也都有班会。通过老师精心设计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式的感悟、修正自己的行为,促进自身的人格健全,让学生健康的成长。
同时,翠屏棠湖学校注重对学生的系统化培优。从高一到高三,对学生的特长学科给予充分发展的平台,配备充分的教师资源甚至是“外援”。“以周永潇为例,在高中阶段他就曾参加数学竞赛物理竞赛,并获得全国二等奖。而对于存在薄弱学科的学生,老师也会在课外时间给予帮助,把学生的‘短板’解决。”
宜宾市翠屏区棠湖学校校园(伍雪梅摄)
高度重视 教育是永恒的发展主题
除了学校的改进,宜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更是宜宾教育高质量提升的关键。
当地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永恒主题,让群众就近就地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一方面,宜宾全力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工程。印发《宜宾市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实施方案(2017-2020年)》,实施公办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补助行动,市、县(区)政府2018年补助金额达3800余万元,惠及近8万名学生。
另一方面,试点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为全省五个中考改革试点市之一,印发《宜宾市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明确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完善招生录取办法、强化招生考试管理四大任务,着力构建更加科学合理高效的、灵活多样并与高考相互衔接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
此外,作为全省新高考改革三个试点市之一,宜宾市还制定了《宜宾市选课走班试点实施方案》,在12所省级示范校开展选课走班改革试点,依托宜宾市教育云平台构建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在特尖生培养方面,宜宾实施了特尖生培养过程性奖励,并在每次全市诊断性考试后,组织分析特尖生存在问题,共商特尖生的个性化辅导方案。
评论 3
风子 2019-08-26
厉害👍
风子 2019-08-26
厉害👍
小米米 2019-08-26
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