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专访 | 因高考成“网红”漫画家 “小林”有一颗热爱古典的灵魂

封面新闻 2019-06-08 20:13 71659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在当下资讯发达时代,一夜走红的方式有很多种。广东70后漫画家小林(林帝浣),因为一幅漫画作品进入高考语文作文题,迅速成为备受全民关注的“网红”漫画家。小林不是专职漫画家,而是学医出身,在高校工作,同时在医院兼职做艺术疗愈研究。在此次因高考成为“网红”之前,小林的漫画集已畅销多时。

早在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决议正式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而被中国代表团选中,成为申报推介宣传画的,正是出自小林之手的一组国画作品。在成为申遗成功完美助攻之后,2017年春节,小林作品又在《中国诗词大会》亮相,以主背景画的形式,与知性的董卿、夺冠的高中女孩武亦姝相互映衬,令人感叹“美醉了”。

中国诗词大会背景画出自小林之手

在画画之外,小林还有一大筐的头衔:中国摄影家学会会员、国务院新闻办图片库签约摄影师、《电脑报》时尚数码摄影栏目专栏作者、《中国画报》旅游专栏作者……难怪在小林的微信公众号中,有不少读者留言:“这真是开挂的人生啊”。“小林漫画”背后,有着怎样一颗丰富生动的灵魂?6月8日中午,封面新闻记者拨通小林的电话。

封面新闻:当得知高考作文题中题干用了你的漫画,最先是怎样的感受?

小林:感到非常意外。虽然此前我的漫画也进过高考模拟题,但真的成为高考题目,还是非常惊喜的。

封面新闻:这幅漫画里面的老师,是你现实生活中真实的老师吧?

小林:对的。画的是我的母校广东湛江市第四中学的黎光宁老师。今年高考,黎老师还奋战在考场第一线,负责考场安全管理工作。这幅漫画成为考题之后,应大家的邀请,我自己还写了一篇高考同题作文,其中就专门回忆了黎老师对我的教导和帮助。

封面新闻:你是怎么开始画画的?

小林:我画画基本是自学的,也没有过真正拜过什么老师。但是,我也有很多的老师,我会用心的去揣摩和学习。古今中外,所有艺术家,我觉得感兴趣或者有感觉的,我会去研究他们的作品,我觉得作为学画画的拜师或者是艺术的拜师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说在老师跟你说什么。其实,画家要说的话都在他的画里,音乐家要说的话都在他的音乐演奏里。我去看这些,古人或者是别人的画画,我觉得就是就像是一种对话,那么在这种对话里面,我可以领悟到很多的东西,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也有无数的老师。

封面新闻:你的画能看出有中国画笔墨的痕迹,笔触、字体有书法的感觉。这样的风格是怎么形成的?

小林:我非常喜欢中国画和书法。从很早就开始画和练习书法。现在也在这方面上投入很多时间。所以,我画漫画也是从中国画中获得营养,大概就是大写意进行适当的变形,用传统笔墨的韵味表达当代情感。

封面新闻:有人说你的风格很像丰子恺,称你为“当代丰子恺”。你是什么感受?

小林:对于绘画的技巧来说,可能影响过更多的是齐白石,潘天寿,八大山人去国画方面的。当然我也受到丰子恺先生作品的启发。但我在画的时候,要尽量避免像他。艺术是讲究个性风格的。不能重复别人的路子,而是要找到自己语言。

封面新闻:梳理一下不难发现,存在这么一个现象。很多被大家特别喜欢的畅销漫画,作者并不一定是专门学过画画。作品受欢迎,往往因为内容、角度、题材新颖,其中传达的思想吸引人。

小林:是的。学会漫画技巧相对比较简单。但主题构思,创意思想,简单,需要很多积累。画漫画,真正的本事还在于思想层面的东西。包括自己的知识体系,与众不同的思考方式,乃至一种世界观、价值观。这些东西必须要从生活中来,从人生阅历中来,从其他的学科学问里面来,从大量的阅读中来。当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世界观、价值观之后,那么你才可能说出跟一般观点不太一样的话。

小林的“二十四节气”画

封面新闻:在你自己看来,你认为自己的漫画受到这么多人喜欢,原因何在?

小林:我自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我画画其实没什么功底,画得比较普通。可能大家觉得会很有亲切感,看着很轻松,不累,不紧张。第二,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上班族,跟可能大部分人都差不多,现在也还是在学校里面工作,每天上班,下班,可能这些我自己的感受,也会和像我一样普通的人会有共鸣;第三,可能是,我会比较注重漫画里面的文学性。因为我本来就是以写文章为生的人,我对文字有强迫症,所以这些漫画里面的语言,我会反复的去提炼,反复去修改,反复精简,用最少的字来体现最多的意思,或者最精准的表达一个意思。这个启发是从我喜欢的唐诗宋词里面而来,就是用最简单,最精确的话去讲一件事儿。我喜欢观察和捕捉生活中的小细节、小故事。但我的出发点,并不是要写一个搞笑的段子。我是想表达出人心抚慰的力量,温暖的视角去看世界,表达出一种温情、 悲悯的感觉。

封面新闻:除了画画,你还摄影、写书法,都做得很不错。这么多频道切换自如,是怎么做到的?

小林:摄影,画画,写作,到了最后都是相通的,到最后都是一些哲学或者心理学层面的问题。每一种具体的载体只是一种表达方式或者工具。只要内心有有有东西想表达,那么不同的方式,哪个更合适,就会用哪一种。

封面新闻:你的漫画,融入了中国传统水墨的营养。对于中国漫画的发展,你有怎样的思考?

小林:中国漫画曾经有一个特别辉煌的时期,像中国的水墨动画,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这几十年以来,我们受到了欧美或者是日韩的漫画的影响。我们可能发展的相对缓慢,但是这十多年来,我们中国的动漫产业一直在蓬勃的发展。我最近负责组织一个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很快就要启动,后天我就飞日本。“从水墨中来——中国漫日本行”。就是将近一百年来的中国漫画146幅精品,带到日本,在神户、大阪、奈良等地进行巡展。其中包括丰子恺、张乐平等大家的作品。像这次中国动漫日本行展览活动中,我就看了很多国内的目前最新的一些创作,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封面新闻:以您个人的经验,对于刚入行从事艺术创作的年轻后辈,有哪些心得经验可以分享?

小林:在中国动漫日本行的活动的组织工作里面,我接触了很多年轻的作者。我的感觉就是说,很多的作者他的专业技能是非常棒的,画漫画,画的特别好,造型特别漂亮,色彩感特别好,特别有绘画的天分。但是呢,我觉得大部分的创作者会有一个问题,就是说,太过于专注于本专业的知识。比如说画画的人,整天就去画画,练字的人整天就在练字。我觉得这样是很不好的,那么因为其实。画画的功夫应该在画画之外,摄影的学问应该在摄影之外,多涉猎不同的领域,比如文学、哲学等领域,多去学习不同技能的知识,他们触类旁通,才能够更好的保证你的创作。

评论 3

  • 北海之滨 2019-06-10

    当代丰子恺

  • 我就是你 2019-06-08

    出名了!

  • 阿华 2019-06-08

    [得意]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