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
“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从2016年的72.4%提高到2022年的99.5%、创近20年来最好水平,邛海入选全国美丽河湖建设优秀案例,优良天数率从2015年的85.2%提高到89.3%。”10月16日上午,“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四川主题采访情况介绍会上,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茆爽向调研采访团介绍了四川省筑牢生态屏障、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成效。
四川天府新区兴隆湖湿地公园(摄影 黄晓庆)
沱江是四川最重要的河流之一,一度是长江上游污染最为严重的河流之一。近年来,四川以“五套体系”推动沱江水质全面改善。2022年,37个国考断面水质全部达到优良,同比提升10.8个百分点,创近20年最好水平。
上世纪六十至九十年代,围海造田、填海造塘、餐饮住宿等无序发展,导致邛海近三分之二的湖滨湿地遭到严重破坏,滩涂和原生湿地基本消失,水鸟和本土物种减少。近年来西昌市确立了“国际生态田园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按照“修复一片湿地,救活一个湖,造福一方百姓”的治理原则,实施立法保障、规划引领、生态搬迁、流域综合治理等措施,让城市发展与邛海生态保护协同共生。
内江甜城湖畔(摄影 王斌)
诸如此类的典型案例在四川还有很多,在碧水保卫战中,四川以能酿出美酒的标准保护好上游水质,开展重点流域水质达标攻坚、小流域“三水共治”示范试点,推进工业园区水污染、黑臭水体、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
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茆爽介绍,四川严把环境准入关,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在全国率先探索并完成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发布,初步建立了覆盖全省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加强环评服务,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上马,1-8月,高效完成总投资约7028亿元的3265个项目环评审批,有力保障米市水库等国省重点项目顺利开工,做到既为资源环境保护划红线、立禁区,又为高质量发展建通道、划跑道。
值得一提的是,聚焦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四川在全国率先出台美丽中国建设的地方规划纲要,在10个左右县(市)开展先行试点。建成40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居全国第三位。
评论 13
初夏691044 2023-10-19 发表于四川
发展经济
fm9fe2f6 2023-10-17 发表于北京
生态文明
fm9fe2f6 2023-10-17 发表于北京
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