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李庆 王祥龙 陈光旭 冷宇
5月,德阳市中江县龙台镇,1000亩高粱正在孕育。几个月之后,它们就将成熟,被送入茅台、五粮液等酒厂酿造美酒。
27岁的张馨方是这片土地的管理者。一年前,她脱掉高跟鞋,从办公室走到田间,开始做一个新农人。“我的长辈就是农民,一个人最多种3亩地,每亩利润不大,种植出来以后销售也没有保障。”张馨方说,“现在通过良种、良技和良法,我能管理1000亩的土地,收益还不错。能为‘天府粮仓’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很骄傲!”
张馨方
手机一点
她一个人管1000亩土地
生于1996年的张馨方,老家在攀枝花,大学毕业后,她在当地当上了老师。“后来想到成都闯一闯,又进了建筑企业当文员。”
因为公司转型的原因,2022年3月,张馨方开始接触农业。“我们的合作方眉山好味稻,是全国最大的水稻合作社,总部在东坡区太和镇。去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眉山,让我们很是鼓舞。”
脱掉高跟鞋,穿上筒鞋,她从一个“小白”开始学习。“一开始觉得很辛苦,有一次为了节约工人,我去帮着搬蔬菜,结果过水沟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跤,当时把我痛哭了,现在脚上都还有疤。”
机械化作业的农田。
从育种、栽培、施肥到管理,张馨方逐渐上路,开始负责资阳和德阳流转土地的种植管理。“眼前这片近2000亩的高粱,就是我们4月刚种下的,别看这么大,实际管理者就我和同事两个人。”张馨方说,高标准农田改造后,从改土、播种、施肥等,全是机械化操作。“前两天刚打了一遍农药,这么大的面积,我们两个人操控无人机,3天就打完了。”
每天早上7点,张馨方会到田里巡田,看看生长情况。“通过卫星监测,我们在手机上就可以实时查看,像我负责的这近1000亩土地。大概接近100个足球场那么大,但是通过一块小小的手机屏,就可以尽收眼底。”张馨方说,“通过实时监测,哪块地需要浇水、哪块地需要施肥,也会有相应提醒,轻轻一点,就把田种了。”
张馨方巡田。
转型一年
相亲时不知怎么介绍职业
“我家小时候要种地,传统农民一家一户可能就2至3亩地,每亩利润也不大。而且种植出来以后销路没保障。遇到效益好挣个几千元,还不如趁年轻在外面打工。所以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土地,不想种地,进城务工。”张馨方说,“我转型做农业一年多了,实实在在获得了收益,种田并不像大家想得那样累、那样没有收入。”
“像中江这个基地,因为还在进行高标准农田改造,所以规模还不是很大。我负责的这1000亩高粱,预计可以实现每亩1000元左右的纯收入。我也可以获得几万元的绩效奖励。”张馨方说,加上平时收入和第二季的奖励,转型一年,自己的收入就翻了番。“我的很多同学担心我,觉得农业太苦,我是女生受不了。其实真正做下来后,发现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艰苦。”
张馨方觉得,现代农业大有可为。
不过,家里人一直反对张馨方种田。“我本来出身农村,家里人觉得读了书,不当老师又回去种田了,这不是白辛苦吗?”今年过年,家里人催着张馨方相亲,但相了好几个都没成功。母亲抱怨说:“我怎么跟人介绍你的职业呢?说我女儿是在外面种地的?”
“我也在跟家里人和朋友沟通,告诉他们现代农业,已经不是他们想象的脸朝黄土背朝天了,其实农业大有可为。”张馨方说,“我们身边,已经有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团队。所以说,重要的不是别人怎么看你,而是你自己怎么选择。”
张馨方巡田。
最怕晒黑
想为“天府粮仓”贡献青春力量
开着皮卡行走在乡间,鞋子沾满了泥巴,虽然不再像过去那样时刻保持美颜,但新农人的生活,却让她很开心。“过去两点一线,每天的生活都是重复,时间久了,虽然很闲,但是内心却很累。现在每天都有新收获,虽然很累,内心却很安,体验感完全是不一样的。”
“当然最怕就是晒黑,本来就是女汉子,晒黑了就更找不到男朋友了!”一望无际的高粱地上,张馨方边走边介绍自己的防晒秘诀:一个遮阳帽、一个防晒面罩、一副防晒冰袖。
闲暇时的张馨方也是个爱美的女孩。
“我下田都是穿长裤,很久都没穿过裙子和短裤了。”张馨方说,自己每次都武装得很好,加上也不用在地里待太久,所以种地一年,皮肤还是保护得比较好,基本没有晒太黑。
“总书记说,‘推进农业现代化,既要靠农业专家,也要靠广大农民。要加强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和技术培训,把种粮大户组织起来,积极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这让我很是鼓舞,虽然我是半路出家,也不是什么专家,但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开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作为一个年轻人,我很自豪,可以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张馨方说。
评论 3
fm1234567 2023-06-07 发表于四川
农业职业经理人
卟噜他爹 2023-06-07 发表于四川
厉害
说个正事 2023-06-07 发表于四川
科技现代化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