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王半路:溪野闲钓

封面新闻 2022-03-08 10:01 44284

文/王半路

正在喝茶,老罗打电话邀约去钓鱼,欣然应允。老罗是我初中同届同学,经常与几个高中同学出外野钓。过去一年,我加入了他们,不带钓具,打足秋风。近11点,坐车接上老杨、老卢两口子,我们向通江镇方向进发。

惊蛰已过,小风吹面不寒,是个野游赏春的好日子。和前几次与伙伴谈笑风生不同,途中,我感觉胃不舒坦,脑袋里像塞了棉花,竟至晕车。大家分析,可能是车速太快玩手机造成的,让我睁眼看看远方,并提醒锻炼身体的必要。在通江镇下车吃午饭,头晕脚软险些跌倒,大家急来扶住。好不容易撑到垂钓点,车上暂歇,迷糊一小会,清醒不少。

凯江流经此处,水波不兴,河道不宽,静似一汪潭水。连绵的矮山丘,山丘上有柏树林,林下有两三层梯田,形成川西农村特有的风貌。这里叫观音堂,隶属中江县瓦店乡。沿卢德路上行,可以一览近年闻名遐迩的凯江大回湾和蟠龙大回湾的美景。

伙伴为我系上钓线,插好架杆,比邻垂钓。过了半小时,照他们的行话,这儿口不好,除了几条墨线鱼,无其他收成。大家猜测,这儿不久前可能被人用电打过鱼。便回忆起上次在此地的收获不错,白条,鲫鱼,红尾,桃花斑都有。

我暗地里认为,其实是他们的钓技有问题,比起我认识的另外一些钓鱼高手,这支由警察、医生、果园主等组成的业余战队技艺平常。但是,我只得随大流找钓场,继续向下游走。机耕道很平整,却窄小且陡峭,险些又晕车。一路行,一路发定位,另两个朋友闻讯正在赶来。车停栖云村一处崖边,打探后,具备落脚垂钓的条件。大家斗志依然高昂,提着大包小包,一脚深一脚浅地下到河滩。空中架着几组过河钓,对岸几个钓者打着招呼,热情介绍着渔情。

这会儿已是下午两点半,追随的朋友们还在寻路中。早春时辰,6点半天黑,只有3个多小时的垂钓时间了。白条很傻很天真,很快上钩。我和老罗在同一块水域垂钓,他忽而传授饵料的使用技巧,忽而隔空打趣另一个滩头的队友。路亚、白光金钩等名词,唬得我一愣一愣。

我俩自小认识,缘于钓鱼。旌湖那会儿叫绵远河,凯江桥那会儿叫东桥。浅溪河床纠缠,散布着许多小河沟,一只简陋的竹竿加几只蚯蚓,就能度过一个悠长的白天,轻易获得许多乐趣。而今塞满后备箱的各种钓具,形形类类的鱼饵,时时更新的渔讯和技巧,可是竿起鱼跃的妙趣却越来越难觅得。

尾随的朋友们终于气喘吁吁地赶到了。伙伴的专注,我自愧不如,他们像刺猹的闰土,我则像提鸟笼的老头。我一会望望天,一会望望山,所获无几。儿时那份对钓鱼的痴迷,于我越变越轻,而他们却一副执迷沉醉的样子。是我变得面目全非,还是他们在追寻单纯的路上越走越远、渐入佳境?

天色转暗,目光里的河岸幽远宁静。身旁水洼里有从冬眠中刚醒的什么虫子在萌动,柏树林的野雀声声入耳。对岸天台寺下一户农舍,有老农正用乡音高声说话。对比城市的喧嚣,这里的黄昏与天地融为一体,俗念栽进泥土,我仿佛是一棵不具名的野草,随风摇曳。

打着电筒收拾渔具,慢慢往回走。按照惯例,会在通江镇或蟠龙场镇固定的小饭馆处理鱼获,喝几杯小酒。到家后给母亲打个电话,与她分享这一天溪野钓鱼的快乐。

【“浣花溪”文学栏目征稿启事】

欢迎投来散文(含游记)、小小说等纯文学作品,诗歌因系编辑部自行组稿,不在征稿范围内。字数原则上不超过1500字,标题注明“散文”或“游记”或“小小说”。作品须为原创首发、独家向“浣花溪”专栏投稿,禁止抄袭、一稿多投,更禁止将已公开发表的作品投过来。作者可以将自我简介、照片附加在稿件中。邮件中不要用附件,直接将文字发过来即可。部分作品会被华西都市报《宽窄巷》副刊选用。作者信息包括银行卡户名、开户行及网点的详细准确信息、卡号、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投稿信箱:huaxifukan@qq.com。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