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道歉并调整,“商场菜”也该换个活法了丨封面评论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5-09-15 17:55 386006

蒋璟璟

近几日,罗永浩与西贝关于预制菜问题持续发酵,西贝客流明显下滑。9月15日中午,西贝发布致歉信。西贝表示,深刻意识到生产工艺与顾客的期望有较大差异,没有满足广大顾客的需求与期待。为了满足广大顾客的需求,让顾客拥有更好的体验。将尽可能把中央厨房前置加工工艺调整到门店现场加工,比如“烤羊肉串,调整为在门店现切、现串、现烤”。10月1日前,全国西贝门店将完成相关整改调整。(中新社)

当一家餐馆被置于聚光灯和放大镜下,几乎就注定了其很难保持“不破金身”,更不用说,西贝本身就存在诸多破绽了。这场发端于“预制菜”指摘的风波,最终却并没有收尾于“预制菜”上。重压之下,西贝抛出一纸致歉信,其中对“预制菜”几乎只字未提。严格说来,这并非“嘴硬”或者“诡辩”,而是西贝自我认知和一贯口径的某种延续。的确,严格参照相关法规的定义,西贝所使用的某些“预处理食材”还真不算预制菜。就此而言,大众是有疑义的。

餐饮是一门很复杂的生意,本轮网络浪潮中,超级网红及其追随者,与长久以来“吃得憋屈”的消费者深度合流,祭出“预制菜”“锅气”等人尽皆知的概念、口号,将这一议题被极大简化和抽象化,最终实现了广泛而剧烈的舆论动员。此类涉企舆情,往往都有一个共性特点,那就是“是非逻辑与因果归纳的单线化”,树立一个讨伐的靶子、确立一个进军的主线,然后群起而攻之,瓜分流量。其中,民间情绪迅速释放,而公共讨论所应兑现的公共价值,则时常虚置。

罗永浩与西贝的这场对垒,会产生何种后果?一度硬刚而后服软的西贝,承诺“尽可能把中央厨房前置加工工艺调整到门店现场加工”。相较于大众所无比忌惮的广义上的“预制菜”,这似乎是更好的选择。可事实真的如此吗?“中央厨房”的菜品,其短板是没那么热辣滚烫、没那么色香俱全,但是其优势在于,输出稳定、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概率较低——对于连锁餐饮而言,这是集约化、控成本的惯用做法。当一些消费者不再吃这一套,连锁餐饮又要重新寻路了。

西贝其实从来不是一家传统意义上的“美食店”,而是一家占据综合商业体黄金口岸的“可以吃饭的地方”。此类商场吃喝玩乐一体,“吃”只是其中一环,而不是“最重要的事”甚至不是“专门去做的事”。提供“商场菜”的餐馆,但凡环境体面、摆盘精致、菜品“过得去”,那么就能吸收到相当一部分客源。其实,在很多被吐槽为美食荒漠的城市里,“商场菜”餐馆,都有着窗明几净却空间狭小的厨房,其排烟系统与食材处理配套排污系统,都很有限,这是其先天的不足。

典型的中式餐馆,是急火猛攻、烈火烹油的,现烹现炒,锅气乃生。当然,这也并不一定就意味着好吃。随着“中央厨房、半成品、料理包、制菜员”的组合被越来越多消费者嫌弃,城市中的连锁中餐馆,亟待重新找到一种能平衡商业利益和顾客偏好的新经营方式,这是挑战也是机遇。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