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长城》时,除了老谋子和景甜,还可以谈什么?

封面新闻 2016-12-27 10:00 7593

自带主角光环的《长城》,从选角之初就话题不断。

无论老谋子是否江郎才尽,还是资源逆天的景甜为何霸屏,这部在长城上打怪兽的电影,裹挟着浓浓的荷尔蒙和中国风扑面而来。

最吸引我,却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四大凶兽”之一:饕餮,首次以3D形式登上大银幕。饕餮究竟是神马小怪兽?且看下文。

神人化身四大凶兽

中国神话传说中,有四大凶兽,分别是指四名神人的死后化身。

具体来说,神人为三苗、驩兜( huān dōu )、鲧(gǔn)与共工,因其作恶多端,不修德,被贬下凡间变成凶兽,分别对应:饕餮(tāo tiè),混沌,梼杌(táo wù)和穷奇。

对四大凶兽,一些古代书籍均有记载,比如《神异经》。

饕餮:兽名,身如牛,人面,目在腋下,食人。”

混沌:昆仑西有兽焉,其状如犬,长毛,四足,似罴(音皮)而无爪, 有目而不见,行不开,有两耳而不闻,有人知性,有腹无五脏,有肠直而不旋,食径过。人有德行而往抵触之,有凶德则往依凭之。

梼杌:西方荒中,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犬毛,长二尺,人面,虎足,猪口牙,尾长一丈八尺,搅乱荒中,名梼杌。”

穷奇:西北有兽,其状似虎,有翼能飞,便剿食人,知人言语,闻人斗辄食直者,闻人忠信辄食其鼻,闻人恶逆不善辄杀兽往馈之。

最早见于良渚文化

相传逐鹿之战后,黄帝感叹蚩尤勇武好战,为了震慑诸侯,他制作了蚩尤的神像,以达到一统天下、威震四海的政治目的。

因饕餮、蚩尤同体,饕餮做为流行的兽面纹饰,在青铜器上开始大量使用。

其实,饕餮纹在中国的出现,比你想象中的还要早,在距今约4000-5000年、位于长江中下游的新石器良渚文化之中,黄玉琮上就刻有饕餮的形象。

考古研究表明,在良渚新石器至良渚玉枭文化时期,中国文明的曙光熠熠生辉,例如农业率先进入犁耕稻作时代,手工业趋于专业化,琢玉工业尤为发达,刻划在出土器物上的“原始文字”被认为是中国成熟文字出的前奏。

良渚文化中的饕餮纹特点显著,图案庄严、凝重而神秘。

这一时期的饕餮纹饰还没有出现躯干和尾,但有的有肢、爪。饕餮纹虽然没有角,但其冠状饰与主体紧密相连,可简化为兽额上的突起部分。从新石器时期一直到早商时代,类似的饕餮形象反复出现。

青铜器上饕餮多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饕餮纹饰常出现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

就连老谋子,也在片中采用了青铜器风格,从外形、色泽、质感等方面全方位打造一只只复古的饕餮。

此风格,在博物馆里有迹可循。无论是陕西历史博物馆藏的饕餮纹四足鬲、饕餮纹罍(音lei),还是山西平陆县博物馆藏的商代饕餮纹鼎,抑或是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的大盂鼎,这些青铜器上面都能找到饕餮的踪迹。

金沙遗址博物馆副馆长朱章义介绍,饕餮纹是青铜器上常见的花纹之一,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早期。

青铜器上的饕餮纹大多是这样的形象:有一个正面的脑袋,对称的双角、双眉、双耳向两侧铺展开来,还有鼻、口、颔等器官栩栩如生。

如果遇上能工巧匠,有的饕餮在身体两侧长出躯干、肢、爪和尾,还有的长出水牛的角、老虎的鼻和鸟的羽毛,简直就是一个“四不像”。

既然饕餮是古代神话中的凶兽,为何常常出现在青铜器上?

袁珂在《中国神话传说词典》中写道,“饕餮好饮食,故立于鼎盖”,意思是说饕餮具有贪吃的特性,放置在用来烹煮食物的鼎器上最适合不过。

马未都对此也做出了一番解释:“古人将饕餮雕饰在青铜器物上,主要是突出其贪吃的习性,借此告诫儿孙克制欲望:饕餮食人无厌以至于把自己也吃掉了,开创了大饼卷手指头自己啃自己的餐饮模式。”

四川汉阙有饕餮

古代建筑中常用到饕餮纹装饰,例如现藏于国博的战国饕餮纹半瓦当,就是燕国宫殿特有的屋顶防水建筑构件,用泥土烧制而成。这件文物呈半圆形,饕餮纹浮雕比较大方。

目前发现最大的燕国饕餮纹瓦当,是出土于河北燕下都宫殿遗址区的双龙背项饕餮纹垂脊瓦当。

其实,在位于四川渠县城北的水口乡汉亭村燕家场的沈府君阙上,也能找到饕餮纹的蛛丝马迹。

这件汉阙兴建于东汉延光年间(公元122—125年),是汉阙中唯一的双阙幸存者,子阙已毁。东阙刻“汉谒者北屯司马左都候沈府君神道”,西阙刻“汉新丰令交趾都尉沈府君神道”。二阙铭文上端均镌朱雀,下端镌饕餮。其中,东边一只双角的饕餮正探头往下窥视,而西边这只饕餮却是“独角兽”。

到了汉代,石刻、画像砖上的饕餮纹发生了一些演变,成为兽面衔环的铺首纹,在皇室及贵族建筑和器用上广泛出现。

铺首是含有驱邪意义的汉族传统建筑门饰,起御凶镇宅、装饰和通报门铃作用。在中国(青岛)汉画像砖博物馆中,不少画像砖上都有“铺首衔环”的饕餮纹饰,这不仅是墓主人尊贵身份的象征,还增添了对于喜乐安康的美好期盼。

人民币上的饕餮纹

如果你无暇去博物馆探宝,不妨从钱包里掏出一张第五版的20元人民币,来寻找这个神奇的动物。

在这张纸币的正面,“中国人民银行”和“20”数字之间的花纹里,就能辨认出一个人头形状的图案,五官像模像样,其实就是饕餮纹。

说起钱币上的饕餮纹,还曾经闹出过一个乌龙。前几年,有网友误以为这个“面具”图案来源于三星堆出土的“青铜人头像”,或者金沙遗址出土的“黄金面具”,向两家博物馆求证,但经过文博工作者研究后认定,这个图案应该是商周青铜器上的饕餮纹饰中的一种,或者是处理后的变形。

对于这样的猜测,朱章义当时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两者其实是没有关系的,“只是20元人民币上面的是饕餮纹中刚好绘制成了一对立眼,与金沙金面具的立眼看起来很相似”。

你能从人民币上找到这个贪吃的小怪兽吗?它那双贪得无厌的大眼睛,正滴溜溜地盯着你看呢,似乎是提醒人们“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评论 2

  • 冰岛不在了 2016-12-27

    可以

  • 奔波儿霸 2016-12-27

    涨姿势了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