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装者》是怎么写出来的? 张勇进社区分享“一位成都女谍战编剧脑洞”

封面新闻 2019-03-17 14:38 38431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很多看过《一触即发》《伪装者》,以及最近的《天衣无缝》的观众,被其中虚虚实实的故事和生动复杂的人物形象着迷。这也令人好奇:这些谍战剧是怎么写出来的?16日下午,成都市川剧研究院的戏剧编剧,国内影视资深编剧张勇来到太升路升平社区,作客“《天府文化》·星空讲堂”,以”一位成都女谍战编剧的脑洞”为题,为现场一百余位市民,上了一堂干货满满的编剧课。

“创作不分楚河汉界。”张勇说,“‘剧’的繁体字中有豚有虎,编剧就是要拿出野猪和老虎搏斗的勇气创作美好的剧本。”张勇提到了谍战剧本的三个重要特质:传奇性、反转性以及征服性。剧本创作中有四大要诀:内容为纲、故事为王、情趣为辅、三观为正。

张勇(白衣者)在演讲台上

她回忆起写《伪装者》,自己每天都在家里查阅历史资料,思考主角人设。为避免一些现实纠纷,她往往需要将诸多历史真实人物身上的故事,融合到一个影视人物身上。“在我写的谍战剧中,故事都是发生过的,是真实的,只是我把它们进行了一些乾坤大挪移。比如发生在这个人身上的,我写到另外一个人身上。或者历史上这个人本来是那个人的弟弟,我在剧中要把实事和虚构结合起来。比如明楼的人物原型就有三个历史人物的形象在里面。我从历史中把他们一一找出来。一个个人物的设定,就好像是栽培花花草草,需要精心的呵护,才会有后期的繁花似锦。前期这个搭架子的过程是最苦的。《伪装者》的前期准备工作就做了一年时间。但地基越稳固,后面的故事就能顺理成章写下去。”

如何将自己的脑洞结合到观众的审美取向?张勇也有自己的“绝招”,“身为一位舞台剧的编剧,我经常在剧场里看戏时观察观众们的反应,究竟是哪些情节让观众反应最强烈,坐在剧场一定要看的。这些抓情绪的点就是编剧要掌握的。”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影视似乎总是跟明星打交道,光鲜亮丽。张勇说,“作为编剧,创作的过程是很孤独的。”张勇1969年出生于成都。高中毕业。之后只读过职工大学。从1986年进入工厂工作,之后调入川剧院,她一直坚持写作。“就跟别人的爱好是喝茶打麻将一样,我的爱好是写作。本质没有什么区别。”而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编剧的秘诀,“没别的,第一就是真的爱好,然后就要不停地阅读学习,提高自己,让自己的写作能力提升,才能让自己的作品出得去。”

评论 1

  • 我就是你 2019-03-17

    伪装者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