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戏吧】你不知道的《萨利机长》,高晓松都赌它拿奥斯卡

封面新闻 2016-12-09 09:23 4072

省略套路,只做有态度的品鉴。(今天出街的是大海盗

经历了最初的不引进,到后来计划11月上映,再到定档12月9日的曲折,我们终于等来了《萨利机长》。

《萨利机长》的故事源自民航史上的真实事件,也就是那个著名的“哈德逊河奇迹”。

2009年1月15日下午三点过,一架全美航空的1549航班从纽约起飞。就在起飞后5分钟左右,客机遭遇鸟击,导致两台发动机同时失效。在确认无法到达附近任何机场后,机长萨利临危不乱,将飞机迫降到哈德逊河上。

迫降后,机长指挥3名经验丰富的乘务员在最短时间将全部乘客疏散到机翼和滑梯上。最终,救援船及时赶到,机上155人全部获救。

这是全球空难史上第一次双发失效的喷气客机在水面上迫降成功的案例,纽约州州长称其为“哈德逊河奇迹”。

这确实是个奇迹,因为大多数灾难并没有如此幸运。

相比在地面迫降,飞机在水面迫降更加危险。水温将直接影响生还率。比如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大部分人并不是被淹死,而是因水温过低被冻死的。

“哈德逊河迫降”时正值寒冬,室外温度约6摄氏度。迫降后3分40秒,第一艘救援船赶到。11分钟内,7搜救援船全部到达。救援的迅速是这次奇迹的重要因素。

其次,操纵客机在河面降落绝非易事,角度稍有偏差便会令机翼折断、机身扎入河底。只有保证以绝对完美的角度滑进水中才能争取到短暂的漂浮时间。

1549航班迫降后没有立即沉入河底,而是在水面上一边打转一边顺着水流往南漂,给救援提供了宝贵时间。

这一切,得益于机长萨利出色的专业表现和职业素养。

萨利机长,全名切斯利 B.萨伦博格三世,战斗机飞行员出身,14岁便开始接触飞行,曾在美国空军服役。这起事件发生时他57岁,拥有超过40年的飞行经验、两万小时的飞行记录。

哈德逊河迫降之后,为了确保全体人员获救,萨利在机舱内来回走了两遍,确认没有落下一个旅客才最后离开。

208秒拯救155人的生命,但对萨利机长在这次事故中的质疑却没有结束。

由于计算机模拟显示飞机本来有可能返回机场,NTSB对萨利展开了几乎严苛的调查。他们怀疑机长的判断是错误且危险的,萨利也因此被告上法庭。

电影《萨利机长》就是从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的调查开始。故事并没有聚焦于迫降的壮举,而是从事件发生后各方的反应来重新审视萨利的判断,用最冷静克制的拍摄手法还原事故和争议。

《萨利机长》自9月初在北美上映以来,各方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烂番茄新鲜指数85%

豆瓣评分8.2

再看看业内大V人士的点评

而挑剔如高晓松,在他的节目中专门安利了本片,称《萨利机长》》至少可以提名明年的奥斯卡奖。(高晓松此前断言该片非大制作非大IP国内一定不会引进,不过现在“打脸”了。)

本片的主创也值得一提。执导本片的是年至耄耋仍坚持拍片的“东木老爷”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最早以牛仔硬汉形象出名,后来演而优则导。他上一部在国内公映的作品是96年的《廊桥遗梦》。

扮演萨利机长的则是两届奥斯卡最佳男主“阿甘”汤姆·汉克斯,又名经历了“美国几乎所有的灾难”的男人。因为,汤姆·汉克斯的电影,几乎囊括了美国近代历史上大部分的灾难性事件。。

这次在《萨利机长》中为达到和机长神态举止相似的效果,60岁汤姆·汉克斯努力减肥,也是蛮拼的。

早在11月,被誉为“奥斯卡风向标”的好莱坞电影奖就已经将一枚最佳男演员奖杯授予汤姆·汉克斯,肯定了他在《萨利机长》中的出色表演。

好了,以上就是让大家可以区别于普通吃瓜群众的一点观(zhuang)影(bi)指南,避免只能不停说“牛x”的尴尬。

P.S.机长本人真的很帅。

编辑:大海盗

评论 3

  • 早知道是这样 2016-12-11

    钢锯岭更好看点

  • 冰岛不在了 2016-12-09

    不错不错

  • fm2245 2016-12-09

    矮大紧上次说希拉里一定会当选。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