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被表彰为“改革先锋”: “鼓舞亿万农村青年投身改革开放的优秀作家”

封面新闻 2018-12-18 13:04 45637

路遥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12月18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表彰了100名改革先锋。作家路遥、蒋子龙,与李谷一、李雪健、施光南、蒋子龙、谢晋、路遥、樊锦诗等文艺界人士,位列被表彰的100名改革先锋名单之中。其中表彰路遥是“鼓舞亿万农村青年投身改革开放的优秀作家。”

路遥,一个在中国亿万读者都耳熟能详的名字。1982年,路遥发表中篇小说《人生》。1988年,长篇小说三部曲《平凡的世界》完成。这两部作品,震动无数人心,感染、影响也塑造了一代代读者。尤其是家境贫寒的有志青年将《平凡的世界》奉为人生奋斗的教科书。企业家马云曾说:“是路遥的作品改变了我,让我意识到不放弃总有机会。”

据出版方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统计,《平凡的世界》每年重印100万套,累计印数已达1700万套。在许多高校图书馆的文学图书借阅量统计中,《平凡的世界》一直名列前茅。尤为重要的是,从1949年12月出生到1992年11月去世,一生只有短短42年的路遥。路遥创作的高峰期在20世纪80年代,这在时间上与文学思潮风起云涌的时期大致重合。其创作活跃期,正是中国人民经历艰辛探索开始走上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岁月。以《平凡的世界》为代表的路遥作品,讲述的都是改革开放初期的故事。这段时期,正是中国社会的重大转型期,无数普通人的生活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种时代之变,为文学提供了丰厚的矿藏,也对作家的创作提出了挑战。路遥敏锐而勇敢地迎接这一挑战,其文学创作自觉将文学创作融入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在伟大的时代成长为一个作家,用他有限的生命点燃了一座散发出无限光与热的文学灯塔,路遥的作品,因此也显示出史诗性的色彩。

路遥出生在陕北山区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在农村小学教过书、回故乡务过农、在延川县文艺宣传队里当过创作员。1970年热爱文学的路遥在延川县的刊物《延川文化》上发表过诗歌。1973年, 路遥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进修。就读大学期间,路遥广泛而系统地阅读了大量中外文学名著,并在文学创作上崭露头角。1973年7月,《延河》发表他短篇小说《优胜红旗》。从延安大学毕业后, 路遥进入陕西省作家协会《延河》杂志工作。1980年,路遥创作发表了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这篇小说后来获得了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2年,路遥发表中篇小说《人生》。这篇描写农村知青人生命运的小说,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背景,紧贴时代脉搏、情感力量强劲,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获得了当代青年和广大读者的强烈共鸣。几年之中,路遥先后创作出了《在困难的日子里》《黄叶在秋风中飘落》《你怎么也想不到》等一系列优秀的小说作品,迎来了创作生涯中的一次高峰期,并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

1988年,路遥完成百万字《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形象地描绘和呈现了近百位人物,史诗般地反映了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城乡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历史性变迁,表现了一代青年人的内心世界与理想追求。路遥以其笔下的青年农民形象地展现了1975年后期到1985年改革关键期中国农村青年异乎寻常的命运道路。他们有的考上了大学,前程似锦;有的回乡务农,准备在新形势新政策下大有作为;有的一心想走出农村。这几种类型的农村青年建构了宏大的当代农民史。小说中双水村的变化,构成了中国城乡社会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变化缩影。孙少安、孙少平这对小说主人公,体现着时代的精神高度和深广的社会内容,他们所体现的时代精神至今感染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记忆中深入人心的时代新人的典型形象。1988年,《平凡的世界》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多年来持续不断的辛劳写作,为中国文学留下了一部部经典之作,也严重透支了路遥的心力和体力。1992年11月17日,路遥因病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路遥为文学、为时代奉献一生的精神,把握时代的敏锐、书写时代的雄心,对于今天的写作者依然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2018年12月9日,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主办,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陕西省作家协会承办的“改革开放与路遥的创作道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与路遥有着几十年深厚情谊的陕西省作协主席贾平凹发言中提到,“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使路遥由一颗种子长成了参天大树。”贾平凹说,“苦难、奋斗、抱负,是这一代作家的命运。路遥的一切就是这一代作家的一切,他是时代的一个缩影,是这个时代的作家的一个典范。”

评论 36

  • 颜小姐 2018-12-19

    初心不改的农村的先进模范代表 申纪兰

  • 唐予筱 2018-12-19

    伟大

  • 灰色背景 2018-12-19

    国富民强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