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回忆中国航空工业发展:飞机首次参加国际航展赢得可观订单

封面新闻 2018-11-05 20:40 35776

封面新闻讯 记者 戴竺芯 曹菲 摄影报道

“这是歼7飞机第一次参加世界级的航展,刊登在英国泰晤士报上的照片。”11月5日,成都市锦江区橡树林路一小区住宅内,82岁的王忠全小心翼翼地从相册中取出一张黑白剪报,回忆着它的故事:1986年,这是当时中国航空工业走向国际的一条新战线。

王忠全是杭州人,大学毕业后,分配至成飞公司工作。改革开放后,他在成飞公司外贸处工作,参加了成飞公司的进出口工作,并为了飞机出口,多次参加国际航展,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航空工业的快速发展。

范堡罗航展为世界三大航展之一,有“航空工业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之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改革开放方针的号召下,航空工业也要走向世界。1986年,中国航空工业代表团参展,迈出航空工业走向世界的第一步。那张黑白照片是英国记者采访中国展台时的照片,记录了当时的情景。

照片上,站在飞机模型左侧的男士就是王忠全。回忆起当年的情景,王忠全仍然印象深刻。当年,虽然带去参展的都是飞机模型,展台也相对较小,但依然受到世界的瞩目。

他说,当时,中国展台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除了各地到访的媒体,还有英国外交大臣、英国女王的丈夫菲利普亲王等名人,专业记载世界军事装备的相关机构等都来到展台进行了参观。泰晤士报的记者在展览上拍下了这张照片,刊登于1986年9月1日第二版的报纸中,并配文:“China is planning to market”。

“我记得,当时美联社的记者在报道中说,‘英美法国家以他的高新技术,昂贵的价格推出了他们先进的飞机,中国以他中等技术以及较低的价格,在航空出口市场上占了一席之地’。”王忠全说,那次参展,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航空工业的成就,为中国赢得了许多订单。

此后的许多年,王忠全一直从事成飞的对外合作工作。1996年,在中国首次参加国际航展的十年后,中国在珠海举办了有实体飞机展示和飞行表演的航空航天博览会,这也是中国第一次举办国际航展。“十年间,我们国家的航空工业发展迅速。”王忠全说,那年,自己为外贸工作站了最后一班岗。

11月6日,第十二届中国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即将在珠海启幕,虽然已82岁高龄,王忠全仍然关注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现在成都出的歼10、歼20等等的展出,代表着我们新一代的飞机正在推向世界市场。”王忠全家中,那些厚厚的关于航空工业发展的相册,也记录着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故事。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