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吴德玉 图片和视频由吴小莉提供
编前:在每一代人的记忆当中,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国庆“记忆”,记录的都是不一样的家国情怀。在国庆69周年之际,封面新闻将推出“走读国庆·国庆记忆"系列报道。采访各界人士,一起重温与国庆有关的记忆,感受厚重的历史,展望新的时代。
2009年吴小莉和窦文涛找到背景为天安门城楼的定点
国庆50周年阅兵
吴小莉的宝贵留影拷自电视画面
对记者而言,最幸运的莫过于,新闻发生时,我正在现场。1999年和2009年的国庆50周年和国庆60周年大阅兵,凤凰卫视资讯台副台长、著名主持人吴小莉均参与了直播,她曾写过一篇文章《在天安门见证60周年阅兵》,回忆参与国庆50周年和60周年大阅兵直播的点点滴滴,让人感慨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感慨媒体的瞬息万变。日前,封面新闻记者采访了吴小莉。
199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50周年阅兵式上,吴小莉和窦文涛、董嘉耀、杨娟在天安门广场进行报道,在记者区的西边临时观礼台上,寻找最好的角度——直播背景是天安门城楼。当时忙于直播,忘了拍照,吴小莉和窦文涛一张阅兵时的留影还是从电视讯号中拷贝下来的。
2009年节目进行时,观礼台上的嘉宾为吴小莉和窦文涛拍摄的直播状态
时光飞逝至2009年,国庆60周年之际。在经历了中国加入WTO全面和世界贸易接轨,911事件后的全球反恐,和国际金融海啸,中国向世人交出了一份,在军事、经济、社会能力全面提升,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成绩单。2009年9月30日晚8点,收拾所需行囊,吴小莉把阅兵相关数据扫描入脑后,强迫自己早早入睡。10月1日凌晨1点30分,当许多夜猫子才刚要入睡时,吴小莉一行已起身准备早上的直播,3点30分到达中华世纪坛,现场已有不少媒体同行拖着大箱小箱摄影和播出器材集结,4点钟安检开始。清晨五点的天安门,灯火通明,仿如白昼。
1999年《世纪国庆大典》
中国媒体变化已经天翻地覆,凌晨五点到七点,天安门前,平静有序地完成准备工作。七点,太阳已升起,天安门广场苏醒着,直播工作也正式开始。从黑夜到艳阳高照,蓝天白云的上午,吴小莉和窦文涛,一会做着直播,一会拿着相机拍向城楼,拍向长安大街。
2009年国庆凌晨和文涛闾丘在排班
许多媒体朋友问吴小莉:“十年前,十年后有何不同?”吴小莉在文章中写道:“从开国大典上的阅兵式,到现在,就像从黑白片,转成了彩色片,而且是前所未有的色彩斑斓。五彩缤纷的亮丽,展示了中国人对所有色彩喜好的投射,因为现在的中国人敢梦、敢想、敢于表达。”另一个让她印象深刻的,是中国经过了奥运会,对指挥大型群众活动惊人的效率和组织能力:阅兵式前的每项准备,有条不紊,准时,准点。十年前让广场上所有人为之头痛的“小解”问题,也有了大幅改善。这场阅兵和巡遊展现了中国的军事发展和中国人民正在努力地走向现代化。
评论 5
刘泉 2018-10-02
很喜欢
五月公主 2018-10-02
好看
fm515622 2018-10-02
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