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在行走|松茂古道:湮没于荒草的文明遗迹

封面新闻 2018-08-27 17:32 35768

李贵平

松茂古道,是古代通往“蛮夷地区"的道路,是成都平原连接松潘和茂县的惟一通道。松茂古道起于都江堰,终止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松潘县、茂县古城,全长700多里,虽然这条路最早始于何时无从考证,但是无数的事实说明,最迟在三国时期,松茂古道就已经开通了。

都江堰西街,是一条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古街。传说此街源起李冰治水之时,为感谢百姓相助而组织开挖的山道。西街也被誉为古代茶马道上的第一街。

需要说明的是,历史上的松茂茶马古道不完全是从都江堰出发经汶川、茂县,最后到达松潘终点,而是从都江堰出发经汶川、到理县翻山进入黑水大道的马场沟,出赤不苏河谷,,过飞虹桥才算走上松茂古道去松潘。

为什么会这样呢?茂县羌族在历史上经常处于依违于吐蕃和中原政权之间摇摆不定 , 造成交通中断 。从都江堰到茂县飞虹桥这段路基本上是比较稳定和安全的 , 被视为正道, 因此才把从茂县到松潘这段路称为松茂古道,而实际上,松茂古道就是从都江堰到松潘的正式称呼。

由于和唐蕃的关系,松茂茶马古道变成了以战略物资互换为主的战略交通要道。战马,在那个时代几乎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的战略物资,但战马来源主要在黄河上游吐蕃統治区域。吐蕃需要的重要生活物资如茶叶、布匹 、铁器等又主要产自中原 , 特别是茶叶, 主要产在川西。根据两个政权的协议,分别在甘肃和四川建立茶马互市的物资集散地。在四川,内地物资先在都江堰集中,然后组成几十上百匹的马帮经松茂古道运往松潘,再把战马赶回都江堰来。沿途古道,下临深谷,背靠危岩,山石空灵如初,河川激扬如故,崖壁间残字飘零、古书隐约。道路也极其艰难,大路宽不盈丈,仅通骡马肩舆,小路若羊肠,仅容人背攀援而行。

从现在的眼光看,区区700余里算不上遥远。但在古代,其艰难困苦和危险是无法想像的 , 这就有了马帮用血泪凝成的民谣:“上一回松潘作一回难,下一回灌县过一回年”。

按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徐学书的考察,过去,从老灌县到川西高原,还有另外一条水路和一条陆路远通藏区。水路是,从都江堰乘船,沿岷江而上,在漩口直接到现在水磨镇,现在水磨中学那个位置就是水码头,茶叶从那个地方上岸后,沿途的马帮早就等候在那里,装货后再通过四姑娘山进入小金。还有一条陆路是从青城后山翻山,到达水磨的黄龙寺,也就是以前的黄龙港,在那里跟水路会合,再进入小金,然后到丹巴一带。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