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邵萌
三千万星年后,星际文明是何图景?一项能超越“物质陷阱”的“时空感融”科技,会引发怎样的风起云涌?五千多颗星球即将毁灭,星系吞噬武器降临,七位超能者如何守护和平……
近日,科幻小说《天幕征途》在京首发并举行研讨会。作家朱宇清向封面新闻记者分享了创作故事及对中国科幻文学、科幻文学市场的思考。
近日,朱宇清创作的科幻小说《天幕征途》在京首发。受访者供图
谈创作
思考宇宙星际文明时代的未来文明图景
《天幕征途》描绘了跨越数百亿光年、连接三千万颗智慧生命星球的七大星界。多方力量剑指“时空感融科技”,意欲成为星空命运主宰。肩负绝密使命的七位超能者踏上征途,在文明迥异的星界,努力维护和平。
谈及创作初衷,朱宇清表示,无论科幻小说泰斗阿西莫夫的《银河帝国》,还是风靡全球的美国科幻大片,都属于独创的宇宙世界。中国的科幻作品也需要更多自己的宏大宇宙世界。“我想创造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宇宙世界观。就像研讨会上,中国作家出版社总编辑张亚丽说的,在拯救人类未来命运的科幻世界里,中国的科幻故事、科幻英雄不能缺席。”
“写科幻小说主要思考两个问题。”朱宇清说,第一,未来世界究竟什么样?怎样的世界才令人神往?科技越来越发达,未来是否一定会越来越美好?第二,在文明、科技持续发展的世界,生命个体置身其中,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要怎样应对未来世界?
他在书中创造了七大星界“奇异七色视界”,以红橙黄绿青蓝紫为基础命名,象征绚丽多彩的星际文明。“七大星界连接三千万颗智慧生命星球,概念源于中国文化中的三千大千世界。”
朱宇清说,他不想局限于一两个星球间的资源掠夺或征服战争,更希望在宏大的时空疆域描画未来星际世界多元文明图景。作品在七大星界构建宗教、科学、文化、军事、超能力、暗黑势力等星际文明组织。“不同领域最强大或最神秘的组织相互交织,演绎了一部关于文明、使命与爱情的时空歌剧,展现了一幕宇宙星河智慧生命发展思辨的云图。”
科幻作家朱宇清。受访者供图
谈创新
打破科幻设定中的宇宙文明二元对立结构
科幻作品的独特魅力在于超前的想象力,朱宇清在《天幕征途》中也提出诸多新概念。
如何才能从“星球文明时代”演进为“宇宙星际文明时代”,作品提出了超越“物质陷阱”。他说,“我们生活在物质构成的星球上,认知局限于宇宙的物质或物质的宇宙。日常生活也越来越物质化,深陷物质消费主义或物质享乐主义。实际上物质只是宇宙冰山一角,宇宙包含物质、暗物质、反物质的物质宇宙,还有尚未认知的非物质宇宙。”
作品还创造了超越“物质陷阱”的时空感融科技,能实现物质与非物质感应融合,相当于宇宙“时空驱动”,从而实现星球间的联系,构建一个宇宙星际文明世界。
作品认为高阶星际文明战争或许与人类战争根本不同,不一定炮火连天、战火纷飞,可能看不见、觉察不到。或释放一粒微尘、一颗病毒,或和风云雨一样。空前的宇宙级武器消耗战或许没有硝烟、没有血腥杀戮,甚至没有声息……有的可能是一场自然灾害或宇宙奇观。征服就发生在超越想象的毫无知觉间。
作品阐述了“宇宙文明生态链”概念,打破了科幻设定中宇宙文明二元对立结构。比如美国某些科幻大片,好像宇宙就只有两个发生冲突的星球,而且除了战争就是战争。星际文明未必是二元对立体系,而应该是宇宙文明生态链。如果有外星文明,就会存在诸多智慧生命星球及社会文明组织,拥有规则与制衡。只不过规则或许显性或许隐性。宇宙丛林或许既不是天堂也不是屠宰场,星球文明也不只是猎鹰和羔羊。
书中提出的星际文明“山峰优势”法则,对《三体》“黑暗森林”法则做出了再思考。山峰优势法则提出:先进文明与落后文明,好比站在山峰与平地的两人,往往山峰之人先发现平地之人。一个文明迟早会被更强的文明发现,不过是时间问题。不必心怀恐惧、战战兢兢躲在黑暗角落,因为无论森林多幽暗,终究是藏不住的。
“《天幕征途》是从宇宙看世界、看地球的视角。”研讨会上,商汤科技首席文化官张宛娴认为,正是基于“升维视角”,才衍生了物质陷阱、时空感融、山峰优势等科幻概念。
谈经历
要处理好健康消耗与思想的激情燃烧
1978年出生的朱宇清,五六岁就对天文和物理产生浓厚兴趣,如今案头仍有几十本天文、物理书籍,包括《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等。“爱因斯坦、麦克斯韦、杨振宁等物理学家的相关理论研究,仍在一遍遍学习。”朱宇清说,二十多岁尝试写作、翻译作品,但彼时未涉猎科幻题材。
他最喜欢的科幻小说是阿西莫夫的《银河帝国》。“它是科幻小说系列里第一本真正建立系统性的宏大宇宙世界观,孕育全新星际文明体系的作品,而且衔接性很好。”
“科幻的东西世界观比较大,可探讨一些宏大的比如人类命运的话题。我其实想换个视角,从宇宙看地球是什么样子?”朱宇清用了五六年规划系列科幻小说,两年前着手创作,直到今年新书首发。
创作科幻作品,对并非全职写作的朱宇清并不容易。他用业余时间写作,只要没公务,每晚坚持两三个小时。因工作繁重,回家后继续伏案,患上了颈椎、腰椎病,经常写得头晕目眩。“有时想到好点子希望立马就写,但身体的确是一个挑战,所以现在写作后坚持运动。”
谈中国科幻
既要扎根传统文化又要走出来
朱宇清认为,我国科幻作品跟美国等相比,相对比较匮乏。“对科幻创作来说,五千年传统文化是优势也是劣势。如果陷在里面不走出来,不向明天看,可能缺乏想象力。但五千年文化里有很多创作元素、灵感、素材,如果能和科幻融合,一定能创作出属于中国的好的科幻故事。”
“我觉得需要挖掘,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是属于中国的,在作品里把东方人文之美与哲学之美体现出来。”朱宇清说。
中国科幻文学市场启蒙比西方晚,读者过往可能更愿看传统题材,如历史剧、宫廷剧。朱宇清认为,中国科幻市场有自己优势,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有中国读者市场大。其次,中国科技正在赶超,探月、航天等工程的发展,激发了人们对科技、科普、科幻的兴趣,也树立了更大的信心。“我国正处于科幻市场、产业市场的萌芽和发展期,有后发、爆发势头。”
他透露,以《天幕征途》为第一本,将创作系列小说“七界”,目前正创作第二部。“这个系列完成至少三部,再写其他类型,也想以后给孩子们写一些简短的科幻故事。”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