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邹阿江
近年来,随着世界人口增长与经济的迅猛发展,世界资源的巨大消耗以及由此产生的环境污染与人类生态平衡问题,越来越引起了人们得重视与关注,许多国家提出了人类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问题,从而出现了发展绿色经济、开发绿色科技得热潮。
11月27日,第四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的分论坛之一“普惠包容——绿色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坛”现场,来自耶鲁大学绿色化学和绿色工程中心的保罗·阿纳斯塔斯通过线上会议,聚焦“绿色化学的起源、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精彩分享。
保罗·阿纳斯塔斯,被称为是“绿色化学之父”,2021年荣获沃尔沃环境奖,这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科学环境奖之一。阿纳斯塔斯提出了绿色化学十二条原则,这是一个被工业界和学术界广泛使用的框架。 同时,他还推动了在30多个国家及地区运营的绿色化学网络的发展,促成了许多绿色行动,例如创造新的生物塑料。
作为耶鲁大学公共学院的教授,保罗·阿纳斯塔斯认为,研究者在研究化学物质时,首先应当思考它带来的利弊。“化学品会带来怎样的环境风险?我们不得而知,因此化学家们在设计产品时,从一开始就考虑安全和环保的问题。”
他举例说,人类总是试图通过限制化学物质的使用来避免其带来的危害,例如需要什么样的个人防护装备或者处理系统,如何对它们进行回收?但这些措施从一定概率上来说都会失败,总有一些人的身体健康会因此受到伤害。因为现在还无法解决一些化学物质本身所带来的危害;其次,上述措施所需要的成本很高,也无法提高效率和性能。
“但现在,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化学分子降低其毒性,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事故的发生。”阿纳斯塔斯介绍,绿色化学强调的是在传统化学的基础上,必须考虑绝对减少毒性物质和废弃物产生,并且在材料的获取、生产、储存与流通等所有过程实现环境友好。可以说,绿色化学和绿色工程是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可持续方案。
在会议上,阿纳斯塔斯还提到一本名为《绿色化学理论与实践》的书,该书介绍了绿色化学的12项原理。他介绍,这些原理目前已经贯穿在所有化学物品生命周期的设计框架中,“比如我们希望所有的产品都是用可再生原料制造,是无毒的,可以被降解,而非形成垃圾存在数万年。如果我深入地为大家讲解这12条原理,你会发现它们就存在我们生活中,非常容易理解,但现在它们的普及率还不是很高。”
“绿色化学是否被企业采用,实现商业化吗?”这是阿纳斯塔斯在分享时提出的一个问题,他给出的答案是:可以。他认为,虽然现在只有一些公司会使用绿色化学,但事实上,绿色化学已经影响到不同的商业领域,包括农业、能源、建筑、金融等,并且一些企业已经开始推广成功的技术了,这就表明了绿色化学不仅对人类环境和公众有帮助,也是一门好生意。
他同时指出了现存的一种社会现象:人们在选择使用试剂和化学物质时,仍然会忽略其本身的危害性,或者是选择危害性最小的化学物质。这导致的结果是,即使在今天,化学物质仍频繁地存在于我们身边。“疾病控制中心的测试结果显示,在人类和野生动物的身体中,持久性的有毒化学物质超过了200种。”
基于此背景,阿纳斯塔斯指出,当下在绿色化学领域的研究已经实现了跨国领域合作,各国都在积极地开展绿色化学计划和项目,这是一个好的发展趋势。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