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中暑身边没药?中西医医生联合为你支招|健康在线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5-07-09 16:22 136931

封面新闻记者 周卓玥 实习生 陈思蓁

夏季高温,中暑高发,尤其容易出现在户外运动、暴晒、通风不良的场景下。可能有很多人突发中暑,但身边没有合适的药物,于是容易出现慌乱或处理不当的情况。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有哪些安全又有效的缓解方法呢?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艾娇和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赵奉茹教你如何科学应对。

中暑的分级判断:你属于哪种?

1.先兆中暑(轻度)

- 出汗多、口渴、头晕、恶心、体温正常或略升(<38℃)

2. 轻度中暑(中度)

- 体温升至38℃以上,面色苍白/潮红、冷汗、呕吐、意识模糊

3. 重度中暑(热射病)

- 体温升至40℃以上、剧烈头痛、昏迷、大汗、呼吸急促、血压下降

- 属于危急重症,需立即送医

户外突发中暑,第一时间这样处理

“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尽快转移到阴凉、通风良好、远离阳光直射的地方,减少热损伤,帮助身体尽快散热。”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艾娇表示,接下来要快速降温,可以适当脱掉多余衣物,并用常温水冷敷身体关键部位,如腋下、腹股沟、额头等大血管集中的区域,有助于加快降温。但要注意,切勿使用冰块、冰水或酒精进行降温,这些方法虽然看似“凉快”,但实际上可能刺激血管剧烈收缩,反而加重不适,甚至引发其他风险。

同时艾娇提醒在中暑时补液也同样重要。由于大量出汗会带走身体内的电解质,仅喝白开水可能无法有效补充体内流失的成分。此时应饮用淡盐水或运动饮料,帮助身体恢复电解质平衡和水分状态。避免大量饮用冰水,以免刺激胃肠道,导致呕吐或腹痛。

中医专家教你:不靠药也能缓解中暑

“比如说对于轻度的中暑来说的话,我们可以采用刮痧的方法。”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赵奉茹介绍道。刮痧时,可使用光滑的硬币、瓷勺等工具,蘸水或刮痧油后,在颈后风池、大椎等穴位进行单方向、均匀力度的刮拭,直到出现红色或紫色的痧点为止。

此外,穴位按压也能发挥缓解作用。按压内关穴(手腕横纹上约三横指处,两筋之间)可以减轻恶心呕吐;合谷穴(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虎口)有助于缓解头痛、清热醒神;而人中穴(鼻唇沟上三分之一处)则在患者神志不清、昏厥时可用于紧急急救。赵奉茹特别提示:“按压时要“稳压不揉”,保持力度集中,有一定的刺激感才能起效。”

日常预防中暑:记住这几点

1. 高温作业/户外活动注意事项

- 佩戴冰袖、遮阳帽

- 携带湿毛巾、小风扇

- 勿过度运动,适当休息

2. 饮食/草药调理

- 可适量饮用无酒精型的藿香正气水藿香、薄荷等泡水

- 中药方“清暑益气汤”适合儿童及体质虚弱者

3. 避免误区

- 不可大量饮冰水

- 不用酒精擦身降温

- 不推荐发热时口服退烧药(掩盖核心体温,延误处理)

评论 2

  • 风子 2025-07-09 发表于四川

    预防中暑

  • 樱花颂 2025-07-09 发表于四川

    中暑处理方法很实用,日常预防也很关键,学到了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